第 39章 胖胖的思量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 39章 胖胖的思量 (第1/3页)

    两大家族在不断的自证清白。

    事情就变的简单的多了。

    狄仁杰在发现事情和那些异族人有关系的时候,一张大网就悄无声息的罩在长安之上。

    长孙家和崔家忙着帮衙门找人。

    狄仁杰要的就是一网打尽。

    不一网打尽,鬼知道下一次着火的是不是东市。

    又会不会是别的地方着火。

    总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再发生一次。

    这些宵小之徒就算杀不绝,也要杀得他们没有实力再兴风作浪。

    长安一百零八坊。

    每一个坊的布局在衙门都有清晰的平面图。

    图虽然不能精确到坊里的每一个家。

    但地标建筑却是很清晰。

    每查出一个人,狄仁杰就在上面画一个圈。

    如今的万年县衙门安静极了。

    狄仁杰坐在衙门里,万年县的衙役忙得团团转。

    随着消息送来,地图上的圈越来越多。

    堆在案桌上的户籍也越来越多。

    狄仁杰随意的抽了几本。

    随意的瞅了一眼,然后就明白了这些人为什么有户籍。

    为什么能以大唐人的身份活着了。

    先说高句丽人。

    他们是在隋炀帝三征的时候作为探子来到的中原。

    隋朝乱了以后一部分人回去了。

    一部分人继续呆在中原。

    大唐立国以后他们就来到了长安。

    趁着朝廷清查天下人口的这个空子,他们顺理成章的成为大唐百姓。

    这群人大部分已经死了,活着的也都老了。

    等到贞观十八年,大唐决定讨伐高句丽的时候又一批高句丽探子来到了大唐。

    新探子找到了老探子。

    老探子就帮着他们在大唐获取身份。

    倭奴人的手段也差不多,但他们走的路和高句丽截然相反。

    当然他们的留下也和隋炀帝有很大的关系。

    倭奴的圣德太子是一位有魄力的人。

    想改革,也想倭奴成为高句丽那样的国家。

    于是他们在隋炀帝当皇帝的时候派出了遣隋使。

    这位圣德太子有魄力,但脑子不好。

    他给隋炀帝的国书上写“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

    倒反天罡,大言不惭地说自己是 “日出处天子”。

    隋朝皇帝为“日没处天子”。

    隋炀帝可没受过这么大的气。

    天子一怒.......

    他是君王,自然会有人替他消气。

    自这件事以后倭奴就再也没有使团来中原了。

    但中原的文化实在让他们向往。

    于是他们就以“民间交流”的方式来到中原。

    留学僧。

    然后又通过隋末动荡,改朝换代的混乱时期获取身份。

    自此改头换面,在大唐以大唐人的身份活着。

    如今,倭奴三分之二的国土都被薛之劫慢慢的蚕食着。

    新罗人勋贵跟着薛之劫在玩换国计划。

    再不有所动作,倭奴就亡国了。

    “府兵、官员、商人、僧人,已经快三代人了。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