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 章 悲喜长安

    第105 章 悲喜长安 (第2/3页)

说话。

    他倒是觉得有几个回鹘女不错。

    李厥不说话了,小草儿却要哭了。

    他比李厥还难受。

    而且这辈子都没难受过。

    他瘪着嘴,低声道:

    “我就不该当你的护卫,我现在就像是红柳上的肉串!”

    李厥望着来自宗人寺的礼教嬷嬷低声道:

    “嬷嬷,他还小,你别太严格了,你不知道当初为了他我废了多大功夫!”

    “还小?殿下,当老身的这双眼睛是瞎子?”

    “真的,今年才勉强十岁!”

    嬷嬷抬起头喃喃道:“这是十岁的娃?”

    李厥觉得完蛋了,又一个不相信的。

    可事实就是如此啊,见他的时候八岁。

    过了一年,他不就是十岁么?

    “千真万确!”

    “那也不行,老身不管岁数,老身只管把他教好。

    殿下,这么好的一个人,只要修剪得当,站在那里就端正……”

    李厥用眼角余光望着小草儿,安慰道:

    “忍着点啊,给我一点面子,别动手啊,这人辈分比我高……”

    “辈分是什么?”

    “辈分就是在家族的地位!”

    “哦,那她一定很厉害,等休息的时候我去挑战她!”

    李厥赶紧道:

    “在大唐不是的,老天爷,你可千万别动手啊!”

    宫里热闹,宫外也热闹……

    戚禾她娘一大早就起来了。

    她默默的计算着儿子回来的日子。

    就在昨日兵部和吏部把儿子戚禾的功勋送来了,欢喜的一夜没睡着。

    吏部是功勋的玉册。

    坊里的老人说这是朝廷的嘉许,代表着文!

    兵部送来了一柄铁剑。

    坊里的所有人闻声都来了。

    望着那柄其貌不扬的铁剑双眼是满满的羡慕。

    戚家发达了,文武双全了。

    现在文武全才得多难得。

    戚禾只是一个个例。

    相同的一幕在长安各处上演。

    有的家庭在欢笑。

    他们的孩子带着军功平安归来。

    有的在强颜欢笑。

    他们的孩子也回来了,可是人不在了!

    这一座城,悲喜永远都不同!

    国子学和楼观的学子也忙碌了起来。

    他们跟以往一样。

    要唱赞歌来欢迎这些有功于大唐的将士们回家。

    这一次依旧是以低年级学子为主。

    长得好看的优先。

    不是礼部以貌取人,而是在这个场合当然是拿出最好的。

    萧家大门打开了,一小童趁人不注意飞快的从大门冲了出来。

    身后仆役一边追,一边惊慌的叫喊着。

    “小郎君,慢点,小郎君,慢点……”

    小童以为大家在跟他玩闹,跑得更欢了。

    小小的一个人不知道哪里来的力气。

    硬是让仆役抓不到半点衣角。

    “萧与白,老娘数到三……”

    孩童停住了,嘟着嘴,不情愿的被仆役抓住。

    不满的望着那个威胁自己的妇人。

    这个人是她姑姑!

    在整个萧家,他也最怕姑姑。

    这位萧家姑姑虽然梳着妇人发饰。

    但在水渠边那些无话不说,眼睛又极其毒辣的的妇人眼里。

    她并未开面。

    也就是说还是未经人事的完璧之身。

    平日里喜欢说闲话,打听各种八卦的妇人,在见到萧家娘子时也面露敬佩。

    长安这么多人,能抱着公鸡完亲的能有几个?

    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心生敬佩。

    不用多想,能这么做的只有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