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 章 大礼在即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37 章 大礼在即 (第1/3页)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是最明智的。

    文老六很懂教派那一套。

    仙游寺的庙产他都能一个铜板都不差,这些来自异域的异族人自然也翻不出花来。

    张柬之实在害怕自己的这个同僚。

    自从代理县尉以来,再到如今清算异族教派的庙产。

    这中间只要涉及到钱财他的眼睛都会冒光。

    用长安骂人的话来说。

    一辆拉粪的驴车从他面前经过,他都要挺身拦下来,打开粪桶尝尝咸淡。

    张柬之是真佩服这家伙。

    他觉得,按照文老六目前这个做事法,他是朝着干吏这条路头也不回的往前冲。

    人家当官是为了出人头地,名扬青史。

    这家伙做官竟然为了报恩!

    跑了一趟国子学,文老六拉来了二十多个实习学子。

    账本一摊,学子们就开始埋头苦算。

    礼部下的鸿胪寺还贴心的派来了翻译。

    这些人都是颜韵安排的。

    胡商来大唐主要经营香料、珠宝、饮食和马匹。

    现在又多了一个,兼放高利贷。

    所以懂和他们交流的人必不可少。

    吊着膀子的李敬业还贴心的送来了一大堆资料。

    粟特人擅长做生意,资料多,有备无患,防止遗漏。

    (pS:《旧唐书》形容粟特人,男年五岁,则令学书,少解,则遣学贾,以得利多为善。)

    做完这些,李敬业贱兮兮的找到颜韵。

    问能不能给他搞一辆自行车。

    被烦的不行的颜韵伸手一指:“滚!”

    李敬业恨声道:“我阿翁快回来了,有种你当着他的面说!”

    “想背《史记》是么?”

    李敬业笑了,谦虚道:“错了,错了,错了!”

    清算开始,礼部这边也立刻行动了起来。

    对先前对待异族使团的规矩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修改。

    李厥从楼观学找来了学习律法的学子,他要重新制定对待外使的规则。

    武德年间的那一套不合时宜了。

    先前,鸿胪寺这边会对异族使团提供日常所需的衣物、食品。

    为了更便于他们在大唐生活,还享受免税的特权。

    (pS:《旧唐书》:外藩人投化者复十年,意思是免税十年。)

    现在,鸿胪寺已经不对各国副使以下的人员提供日常所需的衣物、食物。

    免税的特权依旧有,但得看上贡的贡品价值几何。

    先前小国上贡,一包产自他们国家的麦种就能获得李二赏赐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

    运气好的还会赐官。

    自今年起不行了。

    鸿胪寺这边要的是“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了。

    绝对不会跟以前一样,你给我一个芝麻,我还你一个西瓜。

    关于新规,三省的官员用了三日就审核完毕,然后就执行了。

    长安的异族人猛地一下就多了,都是被鸿胪寺赶出来的。

    异族人突然间就听话了。

    一下子又恢复到了贞观四年时的样子,变得能歌善舞了。

    现在卖酒的胡女又开始在酒桶上跳舞了。

    再也不敢一上来就直接喂你一杯酒了。

    在忙忙碌碌中五月的秋收开始了。

    想以新粮换旧粮的人排着队进长安,一车车的谷子往东西两市跑。

    苏妃终于得偿所愿,在这个丰收的季节母仪天下了。

    苏皇后的肚子越来越大了。

    二囡去看了,在七月的时候,李厥会多一个妹妹,大唐会多一位长公主。

    李承乾特别开心,他现在觉得儿子还是不要太多的好。

    这是喜事。

    在众人都在欢喜丰收的日子时。

    一列长长的队伍从延平门走出了长安城,在官吏的押送下朝南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