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AI数据人计划

    第516章 AI数据人计划 (第2/3页)

被委托者,均可享受一对一陪伴,可选择游戏陪玩、戏曲陪听、院内商场陪逛、院内林间陪走、远程语音陪聊···

    其中。

    最近这段时间,远程语音陪聊、远程视频互动,成为大热门。

    因为从7月份开始,ai忽然变聪明了。

    可以主动给你发信息,喊你起床,

    可以给你玩脑筋急转弯,忽悠你购物,

    可以关心你,嘲笑你,怒骂你,让你感觉对面是个人,

    可以跟你分享同时代的不同事儿,你在城里,他在乡下···

    可以跟你打情骂俏,可以跟你结婚分走你的家产···

    你虽然上了当,受了骗,但你终于体会到了人情味和夕阳红。

    ··

    余阳溜达一圈结束,回到董事长办公室。

    中心医院疗养系统负责人,汇报道:“余董,模拟修仙占用了太多人力资源,疗养院这边的高级人工智能不够用了。”

    “陪伴ai大模型,还没训练出来?”

    “至少还需要2~3年。”

    “再雇20万,优秀的转到这边,不合格的进入模拟修仙继续培养。”

    余阳说着,查看第二人生公司总策划刘炜发来的信息。

    雇佣社会人冒充‘高级人工智能’,并非恶趣味。

    而是因为三系ai是数据库+同步并行处理硬件+大模型,然后在中央处理器的主导下,实现智能输出。

    若想实现这套逻辑,首先要有数据。

    数据哪里来?

    肯定是对应人群。

    然而在游戏领域,从未出现过智能npc、自由npc。

    像游戏ai假人,那只是ai领域的最基本应用,没什么技术难度,更无法从它们身上采集多少数据。

    所以,若想实现智能npc,首先要借助‘社会人’,在游戏中构建一个真实的虚拟社会。

    但打造一个类似现实的‘虚拟世界’,仅让社会人冒充高级人工智能,远远不够。

    还需要让这些社会人,贡献自己的故事。

    可以虚构,可以讲述个人生平,也可以以旁观者的角度,描述亲朋好友的一生…

    如此,10万社会人,至少可以产出100万个故事。

    那么,按照‘六度分割理论’,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建立联系,最多只需要六个人。

    或者说,你我互不认识,一个在天南,一个在地北,但我可以通过我的朋友,我朋友的朋友,与你朋友的朋友,你的朋友,你,层层建立关系,最终令你我互相认识。

    这样一来,100万个故事也就可以串联起来,然后构成一个覆盖整个世界的关系网、故事网、人文社会,再诞生一个主线。

    最终,第二人生公司的‘模拟人生’,也就做好了。

    接下来,依葫芦画瓢,陆续推出模拟城市、模拟电子、模拟商业、模拟医院、模拟大厨…

    等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复刻数据,构造‘平行虚拟世界’,再进行推演,形成无数个平行虚拟世界,也就相当于,一个事件的未来走向,将有无数个可能。

    基于此,当某个事件发生时,你选择一个结果,然后按照ai提供的过程,你也就可以实现‘最初选择的结果’。

    犹如中午了,你想吃蛋炒饭,加三个鸡蛋,鸡蛋炒的狠一点。

    现在的ai,只提供食材清单和烹饪方法。

    未来ai却可以结合灶火大小、炒锅类型、翻炒次数、放置食材的先后顺序,给你提示:

    “你买的玉米粒不是三元即食,味道不好。”

    “你买的火腿不是三元无淀粉,不健康。”

    “你切的胡萝卜丁太大了。”

    “你黄瓜蔫了…”

    “调小火,鸡蛋快糊了。”

    “盛出炒蛋,热锅凉油,炒大米…”

    “你白加多了,会太甜。”

    “你食盐加多了,会很咸。”

    终于,你在未来ai的指导下,手忙脚乱的做出一份狗都不吃的蛋炒饭。

    未来ai:“不是我不行,是你手不听指挥啊,否则肯定可以做出你最爱吃的蛋炒饭。”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

    总的来说,推出一系列模拟游戏,是为了构造虚拟世界大模型。

    当虚拟世界大模型成熟,与现实相似度达到30%,甚至50%,许多现实中无法复刻的事件,比如空难、海难,也就可以提前获得30%~50%的结果,进而找到解决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