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欺君之罪

    第588章 欺君之罪 (第2/3页)

,发现两人表情出现细微变化,像是被说动了一般。

    “虽说这次直面庭前燕的是大齐,但从对方的野心来看,即便他们打下大齐京都,控制了大齐绝大部分的疆土,但他们的脚步绝对不会停下来,绝对会借着这股势头,尝试攻打大吴。”

    “到时候,大吴面临的不仅仅是庭前燕的叛军,还有大齐一眼望不到头的流民,以及无数归降的大齐士卒。”

    要知道,在战场之上,一旦士卒损失到了一定比例,就会出现溃败。

    不管在什么年代,当战争打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出现归降的情况,不管谁胜谁负,都会选择暂缓兵戈,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两军交战,当伤亡人数达到三成就会士气就会大受影响。伤亡过半,就会出现溃败的情况。

    而领兵的将军,当知道敌人是不可敌的情况下,也会带着士卒归降,不说留住自己的性命,至少确保自己的兵不做没必要的牺牲。

    而古代那些领兵打仗的将领,面对敌人的归降,也会欣然接受,然后收归己用。

    往往那些打到最后一兵一卒的战役,都是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最终获胜的一方,也会是惨胜。

    这就是为何会出现,兵越打越多的情况出现。

    当两人听到庆言的话,两人立马就懂了庆言的深意。

    这个冬季,来的很早,可能走的会比较晚。如果说庭前燕现在已经开始集结流民的话。

    可能月余便可打到大齐京都相邻的郡县。

    到时候庭前燕举兵南下,攻打大吴的话,到时大吴也不一定能够挡下对方的攻势。

    一念及此,两人的脸色不约而同的变了变。

    眼下这种情况,给他们思索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下定决心之后,他们安排也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一旦错过最优的时机,到时北漠亲王与庭前燕来个里应外合,到时候就面临腹背受敌的两难境地。

    庆言之所以在这里与众人讨论,而不是找铭献帝摊牌,就是怕对方有其他想法。

    顾忌的多了,铭献帝在决策之上就会出现犹豫不决的情况。

    在这件事情上,庆言始终没有偏袒哪一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