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4章 拿破仑的不可承受之重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844章 拿破仑的不可承受之重 (第1/3页)如果莫子布此时站在莫公泽的位置,他就会发现,欧洲历史上的拿破仑战争,实际上就是一个比谁没有那么烂的战争,至少在前几次绝对是这样的。
拿破仑.波拿巴出身可以说比较低微了,虽然他天赋横溢,在战争中的指挥艺术和统帅能力放到中华五千年历史上,也是可圈可点,能排到前十甚至前五的存在。
但在政治智慧和整体大局的战略眼光上,拿破仑被他的出身和受过的浅薄教育,给拖累了,而且是严重拖累。
因为拿破仑此时拿到的,是始皇帝的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剧本,或者说是汉高祖的老骥伏枥,承秦遗志统合天下的剧本。
这两个剧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整合一个文化相近的地区,做开天辟地头一遭的事情。
中华历史上如果没有以始皇帝为代表,秦国历代君王统一天下的理想,比一直践行。
没有汉高祖建汉之后,继续一步步完善大一统,将又快要散成一团的中华整合起来,就不会有后世华夏文明分久必合的韧性。
欧洲,可以说也走到了这个极为关键的路口,命运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拿破仑.波拿巴。
但实在可惜,拿破仑没有始皇帝那样的家学渊源,也没有汉高祖那样天纵英主,见微知著,无师自通。
他在军事上是成功的,但在战略上却是一直在不断犯错误,最后把所有可以拉拢的人,转着圈的得罪了一个遍。
包括但不限于把普鲁士逼到反法同盟中去,进攻曾经的铁杆盟友西班牙,对着只想保留最后面子的亚历山大一世脸上猛扇,逼的俄国人举国跟他死磕。
特别是拿破仑求娶亚历山大一世妹妹叶卡捷琳娜.帕夫洛芙娜的事情,堪称作死小能手的经典操作。
因为亚历山大一世是个恋妹狂魔,跟他妹妹叶卡捷琳娜.帕夫洛芙娜有染,说是妹妹,实际上还是最爱的情妇。
亚历山大一世甚至将妹妹叶卡捷琳娜.帕夫洛芙娜当成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当时两人同时住在圣彼得堡城,但只要超过一天没见面,就必定要肉麻通书信的。
这种情况下,拿破仑这哪是上门去求亲的,他是上门去给亚历山大一世戴绿帽子的,是嫌法军扇亚历山大一世的脸还不够,他还要亲自去扇。
结果就是这一个求婚意向,成为了压倒亚历山大一世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这位号称神圣王的沙皇彻底又坚定的走上了反对法兰西的道路。
就这样,靠着拿破仑毫无远见,迷信武力的神操作,文化差距并不大的欧洲,失去了最后一次统一的机会。
至少说,西欧法兰西周围这一票国家,文化差异真不大。
大航海时代又有了海上商船的连接,彼此经济活动紧密,不存在以往那种单靠地形就可以割据的情况。
更重要的是,法兰西启蒙思想和大革命深刻影响了这几个国家,他们内部把法兰西当成老师的知识分子和社会高层,说是车载斗量绝不为过。
可以说,时机和生产力都成熟了,拿破仑如果有始皇帝和汉高祖的眼光与手段,是非常有可能将英法西意四国捏成一个整体的。
真要这四国能组合到一起,那就是真正的罗马帝国重生了,世界历史也不会再有美利坚什么事。
只可惜,这种事没有如果。
1805年10月3日。
在法兰西皇帝拿破仑.波拿巴的命令下,法军大兵团向莱茵兰地区开进。
右翼以让.拉纳和若尚阿.缪拉为主,大名鼎鼎的帝国近卫,也就是历史上的拿破仑老近卫军就在右翼中。
中军以路易.达武的第三军,让.苏尔特的第四军为主力。
左翼则包括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奥古斯特.马尔蒙的第二军,以及少量巴伐利亚公国仆从军。
三路大军接近十二万,浩浩荡荡,军容之鼎盛欧陆罕见,他们不但行动迅捷,纪律严明,且士气高昂,高唱战歌的战士们只用双脚,一天就能够行军超过四十公里。
这是由于法兰西大革命的果实虽然落到了拿破仑及其追随者手中,他们当上了皇帝、亲王、公爵和元帅,但这胜利的果实他们没有全部吃完。
其中一部分主要以土地的形式,流入了社会的最底层,造就了超过两百万拥有三十亩左右土地的中农,以及一些富农。
甚至许多革命前无地的农户,也拥有了几亩可以让一家吃半饱的宝贵土地。
这与大革命之前百分之九十农民只有用百分之三十最差土地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同时大革命还废除了大量强加在农民身上的苛捐杂税,极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几乎完全砸碎了农民对贵族的人身依附。
可以这么说,尽管法兰西大革命中的土地革命非常不彻底,无地农民在所有农民中的占比依然超过三成。
但作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中华这种耕者有其田的进步政策,法兰西大革命第一次在欧洲实现了破除贵族迷信,其所带来的威力是巨大的。
数百万法兰西中农为了保卫他们在大革命中得到的土地,踊跃参加了帝国军队,以饱满的热情为国家献出忠诚。
而与之相对比的,英格兰的士兵是警察拿着绳子,从各大城市的贫苦工人,各地乡村极度贫苦的农民中,强行征召的。
奥地利的士兵,也是在政府出动秘密警察的高压下,逼迫所有适龄男子都必须登记,然后从中挑选的。
至于沙皇罗斯帝国,绝大部分的基层士兵完全是由毫无人身自由的农奴组成。
这些社会的最底层,没有享受到多少好处,拼命的事却要由他们来承担,能有多少主观能动性就怪了,一旦严酷的军法控制不住他们,逃跑是必然的。
可以说,战争还没开打,就已经胜负已定。
。。。。
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军的军事会议完结,作战方案正式敲定,奥皇弗朗茨一世力挺的新任参谋长卡尔.马克.冯.莱贝里希男爵,得意洋洋的收获了掌声。
以他为首的这些奥地利主战派,给出的作战方案是入侵巴伐利亚选侯国,促使法兰西军队主动来进攻。
此时以慕尼黑为中心的德意志南部巴伐利亚选侯国,是德意志民族中除了奥地利和普鲁士以外,最强大的的。
特别是1777年,维特尔斯巴赫家族幼房的巴伐利亚选帝侯马克西米利安三世薨逝并绝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