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人间滋味 第1147章 架构

    第九卷人间滋味 第1147章 架构 (第3/3页)

是你得先下单五万块的货。”对方答道。

    他基本上明白了,他只要租一个门头房,招两个电工,然后下五万块的单子,就能干了。

    看来这个事情有戏!

    他回去后便拉着杨大姐、刘律师和宋丽佳一起商量这个事情。

    大家都觉得以他们现在的业务,做起来应该风险不大。起码要消纳五万块的充电桩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既然大家都支持,那他就决定干了。

    晚上,他拨通了老爸的电话,把他想做充电桩的想法向老爸汇报了一下。

    老爸也觉得做这种顺水推舟的生意风险应该不大,但是他让他先别急着去注册公司,他说他这些天正在看一本书,很受启发。

    书的名字叫《化为股权结构》。

    他觉得他也应该学一学化为的激励机制,想办法让员工参股,让员工参与投资和分红。这样员工才有积极性。

    他一听,感觉老爸说得有道理,但是他哪懂化为公司的事情呀?

    老爸让他先搜集一些资料学一学,他这边也在整理思路,过几天他回来滇中,与他碰一碰。

    周末,老爸真的来了,带着老妈、刘招弟和两个孩子。

    此时刘招弟怀着老三又要快生了,肚子都老大老大的了。

    老爸抽空把他叫到了一边,开始跟他谈他的思路。

    “化为公司的任总,把公司的股权大部分都给了员工,当然他是逐步赠与的,并且他并不是赠与了某一个具体的人。化为有一个很特殊的股东,那就是员工持股委员会。任总就是把自己的股权赠送给了这个委员会。所有持股的员工并不是自己直接持有化为的股权,而是由员工持股委员会代持。也就是说,从利益分配的角度看,员工持股委员会获得了大部分公司的分红,度分给了员工,但是这个委员会却没有什么具体的权利,他是指具体的公司管理权。那么具体的公司管理权归谁呢?”老爸问他。

    “归董事会、归任总!”他说。

    因为他这些天也看了一些关于化为公司的文章。

    “对,大权在董事会手里,任总有一个很特殊的权利,叫否决权,虽然他从来没使用过,但是这说明,大权依然在他手里。”老爸解释道。

    他点头,表示听懂了老爸的话。

    “老二,他觉得你也可以模仿一下任总,也搞一个员工持股委员会,让委员会代持员工的股份。”老爸说。

    “嗯!他觉得可以!”他点头道。

    “开始可以拿出来百分之三十,让大家认购入股,这样就把大家都捆绑在一条船上了。”老爸笑着说。

    “对,老爸,他这几天也看了一些关于化为公司的文章,也是很受启发。他觉得他可以再这个充电桩项目上尝试一下。”他很认真地说。

    “可以,老二,他支持你!”老爸微笑着说。

    既然大方针定了,他就开始落实了。

    为了让他能更好地把控这件事,他决定把他的决策力调高1点,把鼓动力先降下来1点,因为最近的重点是构思全局架构,并不需要鼓动力。

    于是他把他的参数调整为如下:

    辨识力:5

    协调力:5

    鼓动力:4

    洞察力:5

    决策力:6

    影响力:5

    威信力:5

    ……

    他先找了一些参考资料,来作为起草员工持股委员会的章程的依据。主要内容包括入股、分红、退股、增持、减持的一些细节。

    他写好了之后,发给老爸让老爸在把把关。

    老爸看了之后做了一些修改,说应该在请律师再看一看。

    于是他就让刘律师他们再好好地看一看。

    出于稳妥,他决定先在中高层管理干部里面摸摸底,看看大家的态度。

    于是他就让刘律师把员工持股委员会的说明说及一份调查表发给了全体中高层,调查表里主要是调查大家参股的意向。

    一周以后,反馈回来了,不过他看了反馈以后,感到非常失望,愿意出钱买股票的酒三个人,一个是杨大姐、一个是宋丽佳,还有一个是孙菁。

    这其实是他完全没想到的,他原来以为格物律师事务所的那些律师会很踊跃,结果却跟他预期的完全相反,那些律师们没有一个是愿意参股的。

    他把反馈的结果向老爸汇报了一下,并对老爸说了他的困惑。

    老爸解释说,格物律师事务所的很多律师过去都是学霸,多数学霸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稳健。

    而稳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保守,也就是说,很多学霸都是思想偏保守的人,反而更多的学渣会更有冒险精神。

    他一想老爸说得还真有道理。

    杨大姐、孙菁起码都是学渣,他也是学渣,从集资做充电桩这个事情看来,杨大姐、孙菁和他确实显示出了冒险精神。

    他在跟老爸商量后,决定就先这几个人出资干起来,等到真的赚到钱了,那些人就都肯出钱了。

    他们注册的新公司叫新源开发有限公司,他占百分之七十五,员工持股委员会占百分之二十五。他是打算根据员工入股的情况,每年降低一次他的持股比例。

    他本来是想让老爸持股百分之七十的,但是老爸坚决不同意,他说他现在管理企业已经逐渐成熟了,不需要他坐镇了。

    现在他在滇中市已经把十四个小区纳入到了他的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他决定先在其中一个叫汇基的小区做试点,因为这个汇基小区的电动车数量最多,而且已经有五家业主自己申请的充电桩的安装。

    他把充电桩厂家的人请到汇基小区考察,先让他们对整个工程的难度评估一下。

    厂家的人说,如果电业局和物业都配合,肯定没有问题。

    他就对厂家的人说,汇基的物业公司也归他管,物业肯定会配合。

    这下厂家的人就放心了。

    于是他就开始做问卷调查,给每一家有电车的家庭都发了调查问卷。

    结果包括地面车位和地下车位,一共有二百四十位业主有安装的意向。

    当厂家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乐翻天天,马上就给他承诺了一个最优惠的价格,说如果他能够一次性安装二百台,他们给他的代理价从两千二百一十五元降到一千九百八十元。

    他一听干劲更足了。

    他把猛士保安公司的人调来了一批进入汇基小区,开始帮助厂家的人测量线路、收集业主的充电桩安装申请表。

    很快电业局就把他们的申请批下来了。

    这一个小区干下来,他们赚了二十五万。线路改造工程师电业局出的钱,设备是厂家出的。

    他们只负责市场宣传、需求调查和汇总,并配合厂家安装。没有出太多的力,就赚了二十五万,这让他感觉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关键很快就会有新买了电动车的业主找他们安装充电桩,他们可以继续赚钱。

    而且后续的安装就不需要电业局来改线路了,因为电业局已经一次性把容量扩大到了能满足全部业主的充电需求了。

    既然是好生意,那就继续干吧!

    他开始招人了,扩大电工队伍。这一次同时在三个小区开干!

    这一次统计下来,一共可以安装六百二十七台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