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开府建制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十九章 开府建制 (第1/3页)

    安定城,政务厅。

    议事堂里,下手两侧的座位上此时都坐满了人。

    孙伏伽、蒯恩、李宝、边士宁、韩晃、宣、义、谷、离、尉珪、石建、平简,以及靺鞨部的孛术律·金等人赫然在列,安定城内有一定身份和能力的人都被召来了。

    其中,如义一般听不懂汉话的几名令支部落族长身边还带有翻译。

    还好升级为安定城以后议事堂也跟着扩展了许多,否则原来的议事堂还真容纳不了这么多人。

    安定城的人口达到万人规模以后,诸事繁杂,需要管的事情就多了起来。

    一时间,于洪飞还有些不适应。

    以往,诸事皆可由张惠出面处理,如今却有些不合适了。

    为此,把领地升级到安定城以后,于洪飞第一时间就准备让孙伏伽接替张惠的工作。

    可以安定城如今的规模,再任命其为里长就有些不合时宜了。

    而且,逼格也明显太低了。

    不论在何年代,要想聚拢人心,名分大义都是必须要考虑的。

    因此,于洪飞在与孙伏伽一番私下畅谈以后,决定正式开府建制。

    开府即建立府署,并拥有自行任命官员和治理地方之权之意,建制则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政府官制,两者于安定城而言是一体的。

    要想开府,首先得有一个合适的称谓。

    按照孙伏伽的建议,是想让于洪飞直接称王建府。

    在古代,乱世之中称王者不知凡几,只有巴掌大一块小地方的草头军都可以称王。

    是以,在孙伏伽看来,于洪飞以安定城为根基称王建府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不过,这个提议却被于洪飞直接否决了。

    没办法!

    要脸。

    这才多大点地盘就开始着急忙慌地称王了,如此作为实在太过羞耻,且不像是有大志向的表现。

    而且,等级要一点一点升上去才有意思嘛,自己就一下封到顶了还有何意义。

    难道再多打下一些地盘就要直接称帝?

    这样的做法不合于洪飞心意。

    一番商讨后,采纳了一个择中的办法,即建立军府。

    军府也就相当于一个地方军政府,号复夏军,由于洪飞自领将军,统管复兴军一切军政事务。

    复夏,即为复兴华夏之意。

    在历史上,华夏族和汉族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华夏族是中国境内的古代民族之一,起源于黄河流域的古代文化,是汉族的前身。而汉族则是中国的主要民族,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华夏族,但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和血统。

    从某种意义上讲,华夏族所包括的民族范围更广,可以将四方的夷蛮戎狄都算作在内。

    因为,随着历史的演变,后世的很多诸胡蛮夷其实都是上古先秦时期的古民族迁徙演变而成的。

    于洪飞将自己的势力定为复夏军,其目的就是想要模糊和统合各民族之间的争端,以避免势力内部未来可能发生的民族争端,同时也是对外展现出积极包容的态度。

    没办法,这是被安定城的人口结构给逼的。

    于洪飞就算是有心想要建立一个以汉人为主导的势力,也只能在暗地里进行,不能将其放在明面。

    至少眼下不行。

    以人数较少的民族为统治主体来进行统治也不是不行,但势力内部的内耗和代价太高,也不利于未来的对外扩张。

    毕竟,北部草原还有着不少草原部族等着于洪飞去征服。

    有着华夏族这个大义在,忽悠人也更方便一些。

    成立了复夏军以后,今天就是要定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