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部落内乱

    第八十二章 部落内乱 (第2/3页)

大人,我看此事还是要小心核查为妙,那流言来得实在太巧了!”

    元洪业摇着头道:“核查?等到我们派人核查清楚怕就晚了,不行!我不能看着他带领部族走上歧路!谈石,快去把兄弟们都找来!”

    “大人.......”

    谈石闻言顿时一惊。

    “快去!”

    然而,元洪业却是不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抬眼瞪着他怒喝道。

    谈石见状不敢多言,连忙就转身离开了。

    看着谈石离去的背影,元洪业脸上的怒意渐渐敛去,接着眼神中掠过一道冷芒。

    这谈石实在是太蠢了,到现在都还没有看出来自己早已对鲜于修礼心怀不满,居然还在妄想着想要劝说他。

    这样的蠢人以后看来不能再信重了,否则只会耽误大事。

    不论鲜于修礼是否有心要投靠复夏军,元洪业都不想再等下去了。

    大不了,失败了就去投靠段文鸯部。

    段文鸯部也是鲜卑人居多,相比于以汉人为主导的平原镇和复夏军以及以契丹人为主的耶律偶思部,那里明显更适合他们。

    不久后,离去的谈石就带着十多名部族族人赶到了帐中,一众人在帐内秘密商议许久才陆续散去。

    夜晚,夜幕渐深。

    营地里,所有的族人都渐渐安睡了,中央主帐里鲜于修礼正独自一人端坐在帐中,手里拿着一张简易舆图思索着。

    派往复夏军的信使已经走了两天了,那边应该接到消息了,不知他们是否会收留部落一众族人。

    不过,从其先前收服靺鞨部和库寒部的举动来看,会收留的概率很大。

    若不是部落里实在已经没有余粮的话,鲜于修礼也不会起这样的心思。

    因为风险实在太大了。

    鲜于修礼部想要向南投靠复夏军,中间需要途经段文鸯部和耶律偶思部的势力范围,很容易就会遭到他们的袭击。

    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鲜于修礼才会命人事先前往复夏军报讯,其目的就是想要让复夏军派兵主动前来接应。

    可若不投靠复夏军的话,鲜于修礼就没有其他出路了。

    鲜于修礼部和段文鸯部虽都是鲜卑人居多的部落,可段文鸯部的实力明显强于鲜于修礼部,若主动投靠的话,部落的其他族人肯定能够得到善待,可鲜于修礼就未必能有好下场了。

    再者,段文鸯部的存粮也不多,投靠过去恐怕于事无补。

    至于耶律偶思部,鲜于修礼则根本不考虑。

    投靠段文鸯部鲜于修礼或许还有活命可能,可投靠耶律偶思部的话则肯定不能活命。

    两个部落的族群本就不同,鲜于修礼的存在会严重妨碍部族间的融合。

    这种事情以往在大草原上实在太常见了。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自北魏边镇的鲜于修礼对于段文鸯部和耶律偶思部都不太看得上。

    在历史上,北魏的汉化程度极高,从身份认同感这点来讲,鲜于修礼反而更倾向于复夏军这样的汉人正统势力。

    窸窣~

    就在鲜于修礼暗暗沉思部落迁移路线之时,帐外突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