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内政
第九十六章 内政 (第2/3页)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期间耶律偶思曾主动找到于洪飞辞去了铁骑营都尉一职。
于洪飞挽留不得,只得应允,铁骑营校尉改由萧敌鲁接任。
作为补偿,于洪飞直接提拔耶律曷鲁为军府军师,待伤势痊愈后随侍在于洪飞身边参谋军事。
第二件事则是对玉山县河东、河西两地的大开发。
玉山盆地四面环山,南北仅有一条大河从中贯通,内部环境相对平稳,只要扼守住了中间的河道,几乎就能完全避免来自外部的攻击了。
有如此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玉山县就可以长久持续地进行大开发。
在于洪飞未来的规划里,玉山县就将作为复夏军的根基和心腹,为大军的对外扩张源源不断地提供各种资源。
为此,农业和各种手工业的齐头并进就成了必然。
农业方面,复夏军如今已经开发出566块系统农田,占地面积高达28300亩,按照50亩农田月产1000单位粮食的产量计算,一年可产粮56600石。
这些粮食基本已经足够养活4万人。
不过,这还远远不够。
在持续建造系统农田的同时,于洪飞还与孙伏伽、颜真卿伙同六司的官吏制定了河西、河东的农田大开垦计划。
此时正值春季,正是进行农田开垦的最佳时节。
根据司仓佐吏们先前的统计,玉山县境内可开垦的土地主要集中在河西、河东两地的中部和南部,总面积多达九百平方公里,即一百三十五万亩农田,复夏军现在所拥有的系统农田仅占了百分之二。
这些土地若是能够全部都开垦出来,按照每亩年产二百四十单位粮食计算,总计可年产二百七十万石粮食,养活百万之民都还有结余。
经过半月时间的商议,玉山县的农业发展规划基本敲定,将先从安定城、临河城、河西城、平原镇四地开始开垦。
半月前,随着一部分游散流民的加入,再加上跟随傅弘之他们而来的一千六百多名汉民,河西镇已成功升级为和西城。
为了加大农田开垦的力度,复夏军不仅将全力组织治下可劳作的百姓参与其中,设置在四地的驻防团也都将加入到农田开垦之中。
除了农田开垦之外,复夏军治下的盐业也有了重大突破。
自投效复夏军以后,廖大一直在玉山县境内四处搜寻可开发的盐矿。
起初,廖大的注意力一直在河东,把中部和南部的所有地区几乎都走遍了,也没有发现一处合适的地方。
搜寻无果后,廖大本来还准备进入安定城四周的山林搜寻,却被于洪飞无意间的一句话点醒了。
那就是求助于暗卫和各营的军中斥候。
廖大只需将可能产盐的地理特种告诉他们,经由他们查探以后再将其带往亲自确认即可。
如此一来,廖大的盐矿搜寻工作的进展果然快了许多。
数日前,廖大从河西传回消息,在河西城北面的那片植被较少,且泥质较为松软的土地上发现了一片巨大的盐矿。
按照廖大的勘测结果来看,这片盐矿的面积很广,储量多少他无法估算,反正以复夏军的体量,吃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