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北面局势
第一百零一章 北面局势 (第3/3页)
久北汉就和辽国联兵南下,打算趁后周内部还不稳定时予以打击。
此战,柴荣亲征,从大量统帅禁军出发,大破北汉军。后周兵退后刘崇去世,其子刘承钧继位,改名刘钧,奉辽帝为父皇帝。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钧带着北汉国的大量臣民来到了这个世界,治下臣民约有六七十万。
后燕,即慕容熙为帝的燕国。
后燕是五胡十六国时期慕容鲜卑所建立的政权,其创建者就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赫赫有名的不败战神慕容垂。
不过,来到这个世界的后燕政权已是即将亡国的时期,慕容熙就是后燕的最后一位皇帝,治下臣民约有五十余万。
中山,即中山国。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白狄的一支,鲜虞仿照东周各诸侯国在公元前507年建立中山国,来到这个世界的中山国拥有人口近百万,一直盘踞在后燕西北面的山林盆地之中,算是一座山中之国。
柔然,即柔然汗国。
公元四世纪后期至六世纪中叶,在蒙古草原上继匈奴、鲜卑等之后崛起的部落制汗国,是东湖鲜卑直接后裔,最高统治部落为鲜卑别部的一支。
来到这个世界的柔然汗国可汗是郁久闾丑奴,治下拥众四五十万。
北汉、后燕、中山、柔然四股势力中,中山国的人口最多,柔然的战斗力最强。
在这四股势力之外,期间还夹杂有另外四股实力更弱的小势力。
即云州城、魏博军、宣府城,以及盘踞在大河西岸南部山林的毫部山戎。
因为实力更为弱小,且又在北汉、后燕等强大势力的夹缝间生存的缘故,云州城、魏博军、宣府城三股势力都难以对外扩张,相互之间即是对手,又携手共同抵御西面的北汉势力入侵。
暗卫对三股势力的探查十分有限,唯一清楚的就是云州城的首领是来自后周时期的龙捷都指挥使史彦超,魏博军首领是来自唐朝时期的魏博军节度使田悦,宣府城则是明初名将郑亨。
云州城、魏博军、宣府城三股势力的人口数量虽远比不上北汉、后燕、中山、柔然这四股势力,但因为都带有精锐将士来到这个世界的缘故,三股势力的战斗力还是让人不能小觑。
大半年前,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的北汉就曾多次对宣府城和魏博军发起过攻击,均是无功而返。
至于南部山林的毫部山戎,则是来自于一群来自于商周时期的山戎部落,人数虽有近十万之众,但战斗力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估计也就只相当于当初的令支诸部,一直龟缩在山林中默默生存。
综合南北两面的情报来看,各势力相互交织的北面明显比南面的前燕和后赵势力更容易接触。
得到暗卫传回的情报以后,于洪飞与颜真卿、孙伏伽等人一番商议以后,决定亲自北上实地查探一番,打出的名义就是对外商贸交流。
实在是暗卫目前能够探查到的消息太过有限了,复夏军若想北上扩张,不实际接触一番,根本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眼下复夏军内部的发展已经进入正轨,为了更准确地获取情报,于洪飞这才决定亲自出马。
从云州城目前表现出来的情况来看,于洪飞将其定为第一个落脚点并没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