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料理政务

    第一百一十章 料理政务 (第3/3页)

    起初,孙伏伽和颜真卿二人都很反对。

    在他们看来,复夏军眼下完全能够自给自足,根本没有对外展开贸易的必要。

    而且,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付出的人力物力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承担的风险也过高。

    如今这世道,乱匪和各种军阀势力遍布各地,谁也不清楚对方的底细,一旦商队外出遇袭,很有可能就是人亡货失的结局,这样的代价复夏军可承担不起。

    多有几次,或许复夏军的实力都将大跌。

    为此,于洪飞可是费了不少功夫才说服二人。

    正如他们所担心的那样,在现在这个世界进行对外通商确实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且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都过高,付出与收获完全不成正比。

    可于洪飞却从未想过要一次到位。

    眼下,于复夏军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小范围通商,与类似云州城这般熟悉且友善的势力通商。

    这样既能培养和引导复夏军内部的商业氛围,又能避免遭受巨大的损失。

    而且,沿着大河通商,也能进一步发展复夏军内部的造船业,长期处于空闲训练状态的玄武营也能派上用场。

    于洪飞之所以如此执着的想要开展对外商贸,除了想要为复夏军创收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情报收集。

    情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商业手段来收集情报无疑是一条最畅通的渠道,且隐秘有效。

    复夏军若能培养出一支成熟的外贸商队,再辅以暗卫的侦查手段,那情报收集能力就将大大提升。

    这也是于洪飞未来计划让暗卫着力发展的方向。

    第三件事则是建村。

    手中多了十二枚建村令,于洪飞恨不得立刻就将它们全部用掉。

    如此一来,复夏军的农田建造速度就能加快数倍。

    可村落也不能盲目建造,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为了这事,一众复夏军高层们聚在一起围绕着一座玉山县沙盘讨论了整整一天时间。

    最终,考虑到人口因素的影响,一番讨论后确定下来了六个建村地点,其中河西、河东各有三座。

    河东的三座建村点都建在临河城以北,沿着河岸边北上,其中一座正好处于平原镇西面,河西的三座则修建在了距离南面坞堡联盟不远的地方,也都是沿着河岸不远处修建。

    所有村子都修建在河岸不远处,便于农田开垦出来后引水灌溉。

    六座新建村子计划首批移民各五百人,待到以后村落升级以后,再分配新加入的百姓入住其中。

    越启和周法所带来的近三千汉民全都在首批移民名单之中,让他们去经受一下“天授事迹”的洗礼,可以便于巩固于洪飞的权威。

    建村计划确定以后,于洪飞在安定城仅停留了一日就再度起程外出了。

    想要使用建村令建村,于洪飞唯有亲自前往。

    这种可以树立自身神性权威的事情,自然不能假手于他人。

    再者,新建立的村子各种资源都极度匮乏,要想让他们进入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唯有在每一个村落都开启一个白金资源礼盒。

    眼下,于洪飞的国库系统里共有二十二个白金资源礼盒,足以支撑到复夏军的发展完全进入正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