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5章 送我两个兵马俑

    第835章 送我两个兵马俑 (第2/3页)

记,对洛阳铲特别有兴趣,于是准备亲自上手试试。

    赵康民乐和和示范道:

    “林专员,使用洛阳铲时要站直身体,两腿叉开,双手握杆置于胸前,铲头着地,位于两足尖间。用力向下垂直打探,形成探洞。

    等挖出土来,要观察铲上带出的土壤颜色、质地等特征。还要看是否含有陶片、砖块、木炭等遗物。这些遗物可能是墓葬的建筑材料或随葬品,表明下方可能存在墓地。

    就像我这样,你看我这几铲子带起来的泥土,里面就有……咦,这里面还真有陶片?”

    赵康民有警惕性很强,马上就蹲下来观察起泥土里的碎陶片。

    就在这时,离赵康民大约20米的袁仲一也发现了洛阳铲中泥土的异样来:

    “等等,这是什么陶片?咦,你们看看,像不像是一根手指?”

    刘局长一听,瞬间就警铃大作,马上跑过去观察起来:

    “这土层也不对,里面有木屑,说明原来地底下有人为建筑?”

    不远处,另一个考古队员也在喊了:

    “袁队,你来看看,我这挖出来的泥土里,有几片陶片上面有颜色,朱红、绿色、蓝色好几种呢。”

    林三七远远听到便更确定了,因为兵马俑一开始出土,并不是大家看到那样灰不溜秋的,而是带着彩装的。

    根据资料上记载,兵马俑的服饰上有朱红、绿色、蓝色、紫色、粉红、粉绿、粉蓝、黑、白、赭等十几种颜色。

    尤其以粉绿、朱红、紫色、天蓝等四色数量最多,且不同级别的陶俑的彩绘纹饰也不相同。

    可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这些颜色在出土后迅速就氧化了,只留下泥土原来灰灰的颜色。

    考古队员们跑来跑去,一个个都兴奋了,于是摇来了更多队员,漫山遍野开始打洞。

    等到太阳西下,村里的大食堂都飘起了炊烟,经袁队长才兴冲冲跟林三七汇报道:

    “林专员,经过我们几次碰头会,以及省市考古专家们的确定,这底下有兵马俑,而且还是彩绘兵马俑,颜色非常多样鲜丽,这在国内第一次发现。

    如果真如你所说的,兵马俑高达近2米,数量超过几千个,那么这样规模的彩陶俑在国内,噢不,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是一个奇迹啊!”

    林三七心想我比你更知道这是一个奇迹,要不要给你看下手机上保存的兵马俑短视频?

    “林专员,你既然知道这里有兵马俑,那能不能确定大概的范围?”

    林三七知道一共是三个坑,也知道那个什么铜车马是在哪个位置被挖出来的,但林三七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差不多了。

    “袁队长,具体范围多大我不清楚,我为什么会知道这里有兵马俑,这是因为解放前就有人来勘探过,想盗挖没成功,所以保留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