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八卦炉中炼东华(5k+大章求月票)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17章 八卦炉中炼东华(5k+大章求月票) (第1/3页)

    如来佛祖微微颔首,神色威严,道:

    “既如此,便令黄眉童子与金蝉子一同前往南赡部洲传经。”

    “以百年为期,二人各展所能,看谁能于南赡部洲弘扬我佛法,广度众生。”

    “胜出者,便为传经之人。”

    “望二人同心同德,虽为竞争,亦不可坏了佛门规矩,更不可因一己之私而坏了传经大计,否则佛法难容。”

    观世音菩萨双手合十,神色端凝,宝相庄严,启唇言道:

    “世尊放心,吾定会留意金蝉子的人动向,若有不妥之处,定当及时劝阻,确保金蝉子公平竞争,为佛门传经之事尽心尽力。”

    大势至菩萨亦双手合十,恭敬而言:

    “世尊,我也会如此。”

    ……

    “保举”这一制度,在封建社会的选官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核心在于通过有地位、有声望的人士举荐,让被举荐者得以获得官职或晋升契机。

    这一制度在历史上长期存在,对于选拔优秀人才、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保举”在选拔贤才方面的效能,同时有效规避举荐不实、滥用举荐权等乱象,封建统治者有时会针对“保举”制定了严格的责任制度,也就是——“保举连坐”。

    也就是说。

    “保举”这一制度意味着,倘若被举荐者在任职期间出现违法乱纪、玩忽职守等不当行为,举荐者同样要承担相应责任,甚至可能遭受严厉的惩处。

    在佛门这方净土之上,虽无封建官场的森严等级,却也有着类似的“保举”之举。

    “观世音菩萨”既然为金蝉子作保,保举金蝉子。

    那观世音菩萨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金蝉子的护道人和引路人。

    而与其对应的。

    “大势至菩萨”既然为黄眉做保,保举黄眉,那他便是黄眉的护道人和引路人了。

    大势至菩萨定会全力支持黄眉。

    ……

    此前。

    金蝉子与黄眉在先前的盂兰盆会上起了激烈争执,二人皆触怒佛门清规,一同被贬下灵山,此刻都不在灵山圣地之上。

    如来佛祖目光深沉,缓缓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便即刻召回金蝉子与黄眉,令他们重返灵山,肩负起传经布道、弘扬佛法的重任。”

    燃灯古佛微微一笑,言道:

    “我座下有一弟子白雄,脚力非凡,速度极快,可派遣他前往,定能迅速寻得这二人踪迹。”

    话音刚落。

    只见燃灯古佛麾下,白雄尊者闪身而出,道:

    “师尊,我在。”

    燃灯古佛神色庄重,对其吩咐道:

    “汝可作起神威,飞星往四大部洲,寻得金蝉子与黄眉,将此事言明于他们。”

    “是,师尊。”

    白雄尊者领命。

    言罢,白雄尊者即驾狂风,如离弦之箭般飞离雷音寺山门之外,大展神威,去寻金蝉子与黄眉矣。

    白雄尊者乃大鹏鸟化身,神通广大,他展翅高飞,一翅便能跨越九万里之遥,双翅一展,更是可达十八万里,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正是:“佛前勇士,可比巽二风神。仙钟声远送三千里,经韵轻飞万壑高。”

    眨眼间。

    白雄尊者便化作一道流光,消失在茫茫天际。

    ……

    却说那日大朝会上。

    玉帝即教卷帘大将,将东华帝君从天牢解下,付与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领旨而去,带着东华帝君前往离恨天的兜率宫而去了。

    ……

    离恨天。

    兜率宫中,八卦炉前,六丁神火熊熊燃烧,火光冲天,映照得宫中一片通明。

    八卦炉旁,有两个童子忙碌不停。一个手持蒲扇,用力地扇着风,那风助火势,让火焰愈发猛烈;另一个则忙着添火加水,动作娴熟。

    这二人正是“金炉童子”和“银炉童子”,亦是日后西行路上平顶山的“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

    此时此刻。

    东华帝君被一众天兵天将押解至此。

    东华帝君的身上绑着绳索,还被施了穿琵琶骨之法器,行动极为不便。

    虽说他修为已散,法力大不如前,面色苍白如纸,气息微弱。

    但即便如此,他那一身上位者的气魄与傲骨,却依旧未曾有丝毫削减。

    旁边看守的天兵天将,皆不敢有丝毫大意,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东华帝君身上,生怕他做出什么异动。

    奎木狼在之前的反天大战之中表现出色,得到了玉帝的赏识。

    玉帝担心此处出什么岔子,还特派了这位“新晋的心腹”奎木狼过来盯梢。

    卷帘大将看向太上老君,恭敬问道:

    “老君,此刻是否将东华帝君投入八卦炉中?”

    太上老君轻轻摆了摆手,神色淡然地说道:

    “尔等且先退下,我与东华帝君有话要说。”

    “这……”

    卷帘大将与奎木狼相视一眼,心中虽有疑虑。

    但玉帝不在,他们也不敢违抗太上道祖之命令,只得各自退下。

    太上老君再一挥手,金炉童子与银炉童子亦知趣地退至一旁。

    此时此刻。

    四周安静得只能听到八卦炉中火焰燃烧的噼啪声。

    偌大的兜率宫中,唯余东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