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视察

    第1164章 视察 (第2/3页)

    摄影棚、后期车间、荣宁府、生活区等等简单逛了一遍,逛到一间屋子时,问:「这是什么地方?」

    「这是我们演员剧团的资料室!」石方禹道。

    「演员剧团我知道!我听说你们在香港那边也招演员,但与内地有所不同?

    「内地演员隶属于单位,有编制。香港多是签合同,比如签五年拍五部戏,这种方式比较灵活。他们一般有经纪人,不会锁死在某家公司,都是阶段性合作。」龚雪解释道。

    「那你觉得我们适用经纪人这套做法么?」田辉问。

    「现在内地的歌唱界已经出现经纪人了,因为跑单帮的歌手越来越多,他们没有单位,又得与各方演出联系,需要经纪人这么一个角色。同理,如果个体户演员数量增多,肯定也会出现演员的经纪人。」

    还是龚雪解释,只有她懂这些。

    「说的有道理!」

    田辉点点头,继续参观。走了好大一圈,众人上到主楼的会议室,端上茶水和干果点心,开个小规模的座谈会。

    ‘我刚刚负责这块工作,不怕大家笑话,以前没接触过电影界。我给自己半年时间调查研究,

    熟悉情况,东方集团是国内文艺界的领头羊,今日一瞧果然名不虚传有些问题我也想了解一下。」

    田辉上来一顿夸,充分表达了善意,问道:「集团每年能生产多少部电影?海内外都算上。」

    「内地制作的2-3部,一般是主旋律或者现实题材作品。合拍片和纯港片大概35部,美国片2-3

    部,加起来约40部左右。」

    「40部?」

    田辉吓一跳,一家公司顶全国生产力的三分之一。

    龚雪低头抿嘴,如果算上那些黄暴的B级片录像带,那更多。但这东西不能往外说,影响不好。

    「成绩怎么样?如果方便的话可以简单介绍介绍。」

    「......」

    石方禹沉吟片刻,模糊道:「这个比较复杂,因为我们涉及内地、香港、海外三个地区的发行,各有各的货币结算。香港、海外又是分账,资金回笼需要时间,可能去年的电影今年才回笼,

    我这一时讲不清楚。

    只能说,今年香港票房前三名都是我们的。北美票房前五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