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只有保加利亚国现任沙皇受伤的世界就这么完成了?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425章 只有保加利亚国现任沙皇受伤的世界就这么完成了? (第1/3页)莫斯科国际出版社在沙俄出版界业内算小有名气,但和如日中天的《新世界》以及当之无愧的龙头《现代人》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不过它的背后靠山和实际掌控者是沙俄政坛的超新星弗拉基米尔。
光凭这一点,就让莫斯科国际出版社和它旗下的一干文学杂志能在沙俄出版界横着走——
弗拉基米尔的铁血手腕人所共知,和他作对的人基本没一个好下场。
有这位政界实权人物背书,莫斯科国际出版社的编辑们眼高于顶,面对业内同行或是文学界的文学家时,也经常摆出一副“收不收稿是我的事,你爱写不写,你不写,有的是人写”这种无所谓的态度。
1995年5月底,莫斯科国际出版社的编辑德米特里·穆拉托夫如往常一样,骑着心爱的小单车来到了公司办公楼下。
莫斯科国际什么都好,就是薪水不太高。
而且在弗拉基米尔秘书长的高压式透明化管理中,所有能捞油水的地方也都被清理得一干二净,像他这样工作了十余年的老编辑,也没法靠那点微薄的薪水买得起小汽车。
从这点上说,莫斯科国际的编辑完全没法和其他出版社的编辑比。
但权力就像一管能刺激人神经兴奋度的肾上腺素,只要体验过一次,你就很难拒绝它带来的那种绝妙滋味。
这就是薪水再低,莫斯科国际的编辑们也不愿意从这个围城里出来的核心原因。
不过德米特里和那些深陷权力诱惑的编辑们有点不同。
即便年过半百,他也一心致力于内容创作,希望能用自己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帮莫斯科国际培育出一批优秀且高产的作家——
他个人非常喜欢日本出版界的运营模式,那种以编辑责任制为主的作家培育制度很容易培养出非常优秀的本土作家。
而作家、编辑的强绑定模式也最大程度地让这两者紧密联系在了一起,不会受到太多来自外界的干扰。
可惜他的理念在沙俄出版界和文学界的一堆守旧派看来,就是妥妥的暴论。
没人愿意支持他,出版社也不敢让他放手去干。
就是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中,德米特里还是成功孵化了数名在沙俄文学界站稳了脚跟的新人作家。
“希望今天也是令人期待的一天。”德米特里在公司门口简单做完祷告,正准备迈步向前,突然被匆匆赶来的总编瓦西里·秀罗夫给拉住了。
瓦西里是莫斯科国际从《劳动报》挖来的高层,也是出版社内为数不多靠“挖角”得来的编辑。
他在沙俄出版界拥有极高的名气和地位,也是出版社里极少数愿意支持德米特里的高层。
如果没有瓦西里,德米特里大概率已经被同事们排挤出局了。
“早上好,瓦西里总编,您有什么事吗?”
德米特里不得不在微风中向比自己年纪小一些的瓦西里脱帽致敬,但这是他心甘情愿的。
“你来得正好,德米特里老师。”瓦西里笑着和他又握了握手,随后示意他边走边聊,“我这儿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儿想交付给你。”
“荣幸之至。”德米特里知道瓦西里不会坑自己,笑着点头,然后和他一起走进了办公楼。
这时,德米特里才发现瓦西里身旁还站着一个威武挺拔的中年男人。
男人气质突出,双目不怒而威,一看就是那种不好惹的家伙。
德米特里只是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您、您是弗拉基米尔秘书长?!”
“是我,早上好,德米特里老师。”弗拉基米尔微笑着点头回应。
德米特里整个人都傻了。
传说中的幕后大老板,当下沙俄政界最炙手可热的大人物,未来极有可能接替叶利钦的天选之子。
这样一个大人物,竟然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莫斯科国际,还一个保镳都没,就这么毫无防备地和他站着说话!
德米特里差点以为自己没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