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封赏【二合一】

    第244章:封赏【二合一】 (第3/3页)

当太上皇,除了因为跟庆帝的感情之外,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那就是这个时候的范建,年龄其实并不算大。

    范斌不过二十出头,是他的长子。

    范建也就40刚出头!

    范建认为自己年富力强,起码还没有到需要养老的时候。

    他怎么就当太上皇了呢?

    这个职位一听,就是个养老的位置。

    四十出头就开始养老,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一切如常,所有的礼仪,流程,都有礼部的官员策划。

    当天,因为各自都有一堆事,范家一家人都没见面。

    一直到第二天一早,文武百官朝贺,先去参见了范斌。然后他们在范斌的带领下,举行的祭天仪式。

    正式通传天下,从这一年开始,大庆改名华夏。

    这一年,为华夏元年。

    范斌,是华夏第一位皇帝。

    按照礼部的意思,给他的号是始皇帝。

    听到这三个字的时候,范斌跟范闲的脸色,全都变得非常怪异。

    文武大臣不明白,他们两个的心里却跟明镜一样。始皇帝倒是挺伟大的,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

    这个名号本身,也有传承千秋万代的意思。

    就是这个名号不怎么吉利,传到二世的时候就夭折了。

    原本范斌对这些,是一点都不在意的。

    但如今范斌也当了皇帝,在自己的名号上,还是希望能图个吉利的。

    哪怕华夏这个帝国,没有办法传承千秋万载,也该传承个几代才行。

    “就叫太祖皇帝吧!”

    相较于始皇帝,太祖相对吉利一些。

    范斌的名号定了之后,接下来就是安排,朝堂上的一切了。

    朝堂延续六部制度,以六部来治理天下。

    统领六部的部门,名字叫做内阁,所有进入内阁的成员,通通被命名为大学士。

    内阁之首,就是宰相。

    保留了宰相的职位,但也对宰相的权力,进行了制约。

    内阁一共四位阁臣,以宰相为首。

    内阁统领六部,内阁之外设立大将军制度,大将军可以建立大将军府。

    相较于内阁,大将军主管军队。

    六部里的兵部,不再直接统领全国军队,而是以统管后勤为主。

    说直白一点,就是军政分离。

    文官没有办法统领军队,同时军队也没有办法摆脱朝廷的制约。毕竟养那么多军队,是需要花钱的,是需要庞大后勤支撑的。

    要是没有庞大的后勤支撑,军队也就没有办法维持。

    内阁以林若甫为首,为了表示对林若甫的信任,剩下的三位阁臣,他可以提拔一位。

    剩下两位,都是范家的嫡系。

    至于说庆国的第一位大将军,则是叶家的叶重。

    大将军府,除了大将军之外,还要设立三位辅将。

    这也是对大将军权力的制约。

    整个制度是不是足够完善,范斌也没有办法确定。

    但相较之前,这样的制度肯定要更稳定些。毕竟军政分离,是通过历史验证的,相对最可靠的权力架构。

    确定了朝廷的制度之后,剩下的就是封赏了。

    因为整个改朝换代的过程中,都是范家人自己出力,也就没有必要给其他人封什么爵位。

    就给他们自己家人,封赏一下即可。

    首先就是老夫人,被封为太皇太后。

    紧随其后范建,被封为太上皇。

    柳姨娘,被封为太后,主管后宫一切事物。

    范闲,被封为一字并肩逍遥王,帮助范斌处理朝政。

    范若若,华夏第一长公主,封号太平。

    范思辙,封儋州王,算是继承了范家的地盘。

    等到一家人封赏结束,范斌又下令保留了鉴察院和内库。

    这两个部门独立于朝堂之外,有助于皇帝掌控天下。

    庆帝用计除掉了叶轻眉之后,之所以没有废除这两个组织,就是因为这两个组织意义重大。

    鉴察院继续由陈萍萍掌管,但他同时需要受范闲节制。

    说直白一点,范闲成了陈萍萍的上司。

    内库交给了范闲。

    从这一刻开始,整个大庆,现在应该叫华夏。

    进入了范家统治的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