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深城速度,惊到对手了

    第455章 深城速度,惊到对手了 (第2/3页)



    “所以在局势不是那么明朗的情况下,我觉得需要再观望几年。”

    金泰说完这话,快速的确认了一下李建喜的反应。

    果然,后者的表情放松了不少。

    自己这一次算是赌对了。

    社长没有要带着三星电子进军芯片代工行业的意思。

    至少现阶段还没有这个意思。

    自己起到了提醒的作用,但是最终也给出了还不适合进军芯片代工的意见。

    这应该是符合社长的想法的。

    “你说的有道理,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在芯片代工领域的动静。”

    “但是现阶段进入到芯片代工行业,条件还不成熟。”

    “我们先把自己的芯片设计和生产搞好就行了。”

    李建喜顺水推舟的给出了自己的最终意见。

    这一次的交流,算是顺利的结束了。

    ……

    “厂长,我听说岭南半导体那边已经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下一步将会正式的帮英特尔进行芯片的代工。”

    “到时候他们的出口创汇金额,估计会有一个巨大的突破。”

    赵东方心情复杂的来到了王宏贵的办公室。

    微电子联合公司作为近年来华夏半导体产业改革之后重组的新公司,上级对他们是有比较高的期待的。

    但是公司重组成立以来,到现在为止并没有特别亮眼的成绩。

    反倒是差不多同一个时间段内成立的岭南半导体,在最近一年闹出来了不小的动静。

    如今从国外引进的4英寸晶圆厂和3微米制程的芯片工厂,设备安装工作已经完成。

    还顺利的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

    这对微电子联合公司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它们那么容易就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吗?”

    “按理说一家新的半导体企业刚刚成立,各方面的条件都不成熟,应该不可能通过认证的吧?”

    王宏贵对这个结果也是非常的诧异。

    这个速度,完全是出乎了他的意料啊。

    “我刚刚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是觉得非常的奇怪。”

    “不过昨天我想办法跟在国外的同学联系了一下,跟对方交流了一下这个事情。”

    “他们提供了一些不一样的观点。”

    赵东方知道这个事情有必要跟王宏贵说明清楚。

    这关系到今后微电子联合公司的一些发展战略。

    “什么不一样的观点?”

    王宏贵很是好奇的看着赵东方,“难道岭南半导体那边花钱搞定了英特尔的审核人员?”

    虽然在国企里面,国企对国企的情况下,很少直接涉及到钱跟钱的私下交易。

    但是各种酒局却是一点都不少。

    王宏贵也听说了一些民营企业的做事风格,觉得岭南半导体是不是也靠路子比较野的方案搞定了英特尔。

    不过赵东方听了却是有点哭笑不得,感觉解释,“厂长,跟这些东西应该是没有关系,英特尔这种巨头在这方面管理是很严格的。”

    “大家没有充分的信任关系的情况下,岭南半导体那边就算是愿意出大钱,也没有人敢收。”

    “英特尔这一次会那么快速地通过岭南半导体的认证,应该是基于自身的发展情况来衡量的。”

    赵东方快速的回顾了一下昨天跟同学交流的内容,然后整理成为自己的语言给王宏贵进行说明。

    “众所周知,东瀛的半导体行业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非常的快速。”

    “甚至都已经有要超越美利坚的势头。”

    “面对这个局面,美利坚那边也是推出了各种政策。”

    “软硬兼施的希望让美利坚的半导体行业重新坐稳世界第一的位置。”

    “所以英特尔那边其实也是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需要给自己适当的降低一下包袱和发展压力。”

    “芯片代工在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方面,是有自己的独到优势。”

    “所以英特尔应该会把一些低端的芯片交给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进行代工。”

    “这样子就可以在价格上面跟AMD等其他芯片企业竞争。”

    “而英特尔自己的生产工厂,则是主攻最前沿的高端芯片,确保自己在电脑芯片市场的领先地位。”

    虽然赵东方打听回来的信息不一定100%准确,但是毫无疑问,这算是英特尔的一部分理由。

    王宏贵听了之后,也基本上是能够理解的。

    “也就是说岭南半导体正好做了一个好选择,踩中了英特尔的需求。”

    “所以那么顺利的就通过了认证?”

    王宏贵有点不甘心的反问了一句。

    这种狗屎运,为什么自己就没有碰到呢?

    “差不多是这个情况。”

    “不仅英特尔有这方面的需求,IBM和德州仪器等其他的芯片企业,其实也是有类似的需求。”

    “后续芯片代工市场的规模,应该会不断的发展壮大。”

    “厂长,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把一部分的产能空出来,用来给其他的工厂代工呢?”

    赵东方忍不住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到现在为止,微电子联合公司的芯片工厂的产能负荷率还不到50%。

    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在产能负荷率这么低的情况下,想要挣钱是非常困难的。

    也就是公司重组的时候,抛弃了一些历史包袱。

    要不然联合微电子公司现在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我们国内的一些芯片企业之前就有生产一些芯片出口到国外。”

    “一定程度上来说,那也跟代工是差不多的。”

    “不过我们的芯片工艺没有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那么先进,想要跟对方竞争,恐怕很难啊。”

    厂里面现在的情况,王宏贵也是很清楚的。

    所以他没有完全拒绝。

    只是把自己的担心给说了出来。

    “高端有高端的需求,中端有中端的市场,我们做中低端产品,应该也是有需求的。”

    赵东方这么一说,王宏贵有点心动了。

    要是真的可以出口创汇,这绝对是一个大好事啊。

    “你想办法跟国外的芯片企业联系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

    “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客户,我肯定是支持厂里面发展芯片代工业务的。”

    不管是哪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