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第474章 泰山封禅?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卷六 第474章 泰山封禅? (第1/3页)

    不过如今船只未到,刘协就算是干着急也没什么用处。

    “青州荒芜,最要紧的还是先将粮食种下去,维持春耕。”

    刘协在等待间隙,只得让司马懿负责青州政务,主持青州今年的春耕。

    袁谭将青州百姓全部带走,现在青州的土地数量要远远大于人口数量。

    将这些土地尽快利用起来,确保今年青州的粮食收成,如此才能够保证就算将那些青州百姓都给追回来,也能够提供上粮食。

    “河北府库中的粮食,大概要用于此次远征辽东。徐州、淮南的粮食今年也顶多自给自足,从荆州调粮路上的耗费又太大。”

    刘协安顿司马懿:“一定要尽可能的将青州田地恢复春耕。”

    “喏。”

    不过现在青州人口严重不足也是事实。

    司马懿也询问刘协:“陛下,能否将青州均田的田地数目增加?”

    “比如……一人可以得百亩,乃至两百亩农田?如此,说不定才能够将青州的田地尽可能开垦?”

    听到司马懿的意见,刘协第一个反应便是——

    “农户能够照料的过来吗?”

    田地,不是分的越多越好。

    受耕作技术的限制,一个成年男子能够耕耘七十亩露天其实就是最合适的。

    再多,其实反而对农事无利。

    “应该没问题。”

    司马懿心里估算了一番。

    “自从和草原开始贸易以来,其实河北的耕牛数目一直稳健增长,完全可以多调一些到青州来。”

    “此外,曲辕犁还有肥料,一个省力,一个省时,现在一个农户能够耕作田地的数目比之前其实要增加了三成不止!”

    如今的生产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其实比之二十年前已经有了长足进步。

    不光是粮食产量发生了进步,就连一个百姓能够耕作的土地也是增加了不少。

    也正是因为这些生产力的提高,才能够让百姓有时间和精力去参加科举,去河北的冶铁工坊、长安的制砖工坊前去劳作。

    只不过这些变化都十分隐晦,以至于极难有人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