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章 端王确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七百九十八章 端王确立 (第1/3页)

    曾布提议端王赵佶时,许多人的目光都望向一言不发的赵孝骞。

    造成今日这个局面,赵孝骞可谓功不可没。

    大行皇帝丧仪期间,简王赵似被他废了,于是新君仅只剩了赵佶这唯一的人选。

    再看太后的态度,以及此时章惇的态度,群臣心中不由暗暗思忖。

    这里面到底藏了多少不为人知的事?

    巧合吗?实在太巧了。

    简王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在争夺皇位时候出了事,而且是永不翻身的那种。

    一夜之间,他在朝野的名声都臭了,完全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

    凡事都有两面性,大宋立国之时便重文轻武,虽然是弊病,可这个弊病终归还是有一些优点。

    重文轻武就意味着士大夫掌权,朝堂民间更看重道德和名声,你们站在道德高点上,都把武夫贬低到尘埃里去了,那么士大夫集团必然也要承受“道德”带来的反噬。

    那就是自己要坐得正,站得直。

    所以大宋尽管弊病诸多,可不管对政敌多么痛恨,终究鲜少闹出人命,朝堂大多是君子之争,被政敌斗下台后,一切恩怨归零,将来若有机会东山再起,对待政敌亦复如是。

    从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到后来的范纯仁,吕大防,苏辙苏轼等,大多如是。

    当然,章惇是个例外,这老货心眼极其小,而且睚眦必报,于是成了大宋朝堂里不一样的烟火,但更多人想把这老货当烟火放了。

    现在简王赵似失去了争夺皇位的资格,其原因也在“道德”二字上。

    百年以来,大宋朝臣在政见上或许多有不合,但在道德上,却几乎人人都有了洁癖。

    简王的恶行四处宣扬,皇城司和宗正寺拿出了铁证,案子已经被捶死了。

    于是本来还有朝臣打算投靠赵似的阵营的,如今却是人人避之不及,连提都不想提。

    做人都有问题,更何况当皇帝。

    端王赵佶,已是毫无悬念的新君人选了。

    大庆殿内,曾布带头推举后,朝臣们顿时人人附和,不管心里愿不愿意,都到了这般时候,你难道还有别的人选?

    就算有别的人选,在这个异口同声推举端王的情况下,谁会那么没脑子提议别的人选?真那么头铁,不怕端王即位后给你穿小鞋吗?

    见殿内的气氛终于热闹起来,而且事情正朝着期待的方向发展,向太后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笑意,笑意没敢表现在脸上,毕竟是国丧期间,这点礼仪还是要讲究的。

    众人异口同声之时,向太后飞快扫了章惇一眼。

    见章惇面无表情,显然内心纵是不愿,此时他也无可奈何。

    对章惇的表情,向太后也颇为满意。

    你若沉默,便是晴天。

    于是太后环视群臣,道:“看来诸公都认为端王佶宜即皇帝位?”

    群臣纷纷点头赞同。

    向太后望向宗正寺赵宗晟,对这位老人,向太后丝毫不敢端架子,毕竟是赵家德高望重的老族长。

    “濮王,您老人家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