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九章 梁家庄
第五百九十九章 梁家庄 (第2/3页)
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独特之处,很明显是周益民多想,一点独特之处都没有。
太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梁靖国望着周益民大步流星的背影,突然觉得那些挂在枝头的冰壳,似乎不再是毫无用处的废物。
周益民并没有气馁,他知道,这个不算是一个小工程,就算是拖上几天都是正常。
两人随即往后山走去,后山的风比村口更烈,卷起的雪沫子打在周益民护目镜上,发出噼啪的声响。
梁靖国缩着脖子跟在后面,棉鞋踩碎冰壳的脆响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竹林走,枯黄的茅草在风中瑟缩,唯有那片墨绿的竹丛,在灰白的雪景里显得格外突兀。
“这竹子”周益民的声音被风撕碎,他蹲下身拨开覆雪的竹枝,指尖触到冰凉的竹节。
碗口粗的竹竿在寒风中轻轻摇曳,竹梢上挂着的冰棱折射出细碎的光,像谁撒了一把碎钻。
梁靖国哈着白气凑过来,眉毛上凝着的冰晶簌簌掉落:“就这片竹林,老辈人说长不出粮食,只能砍了编筐。”
周益民没接话,手指顺着竹纹摩挲。
雪粒钻进袖口,他却浑然不觉,目光扫过竹林边缘蔓延的竹鞭——那些裸露在冻土外的根系,像一条条蛰伏的青蛇。
“靖国,你这里的竹子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多吗?”他突然开口,护目镜后的眼睛亮得惊人。
梁靖国愣住了,哈出的白气在眼前凝成雾凇。
他看着周益民蹲在雪地里的背影,工装裤膝盖处的补丁被雪水浸得发黑:“现在是冬天还少一点,到了春天的时候,竹子的数量会更加多。”
话音未落,周益民已经猛地站起来,拍掉裤腿的雪,动作大得惊飞了竹梢的麻雀。
“我想到一个好办法,我们先回去吧!”周益民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转身时差点滑倒在结冰的竹茬上。
梁靖国望着他突然发亮的眼睛,想起学生时代他解出物理难题时也是这副模样。
寒风灌进领口,他却不觉得冷了,刚才在周益民家吃的热饭此刻化作暖流,从胃里一直暖到指尖。
两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回走,周益民时不时回头看那片竹林,脚步快得让梁靖国有些跟不上。
夕阳把竹影拉得老长,在雪地上勾勒出斑驳的线条。
梁靖国看着周益民肩上落满的雪粒,突然觉得那些在风中摇曳的竹子,不再是只能编筐的废物,倒像是无数把绿色的剑,即将劈开梁家庄沉寂的寒冬。
路过结冰的小溪时,周益民突然停下,弯腰捡起一块被雪覆盖的竹片,在掌心呵了呵气,那上面淡青色的纹路,像极了某种未被破译的密码。
堂屋的煤炉发出轻微的噼啪声,梁靖国在八仙桌前来回踱步,中山装下摆扫过木椅发出窸窣响动。
他第三次望向门口时,终于按捺不住:“益民,你就不要卖关子,说一下,到底是什么主意。”
话音未落,周益民已经往搪瓷缸里添了把干菊花,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成半透明的形状。
“靖国,你去把你们村的村长请过来,我直接当着你们面说出来,免得到时候还要说几遍!”周益民端起茶缸轻抿,热气模糊了镜片,只露出眼底狡黠的笑意。
梁靖国张了张嘴,最终抓起门边的破棉帽冲了出去,木门在他身后撞出沉闷的声响。
雪粒子敲打窗棂的节奏愈发急促,约莫半柱香时间,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梁村长裹着打补丁的黑棉袄跨进门槛,肩头落满的雪来不及抖落就化作水痕,滴在褪色的中山装上。
他一眼瞥见坐在八仙桌旁的周益民,布满老茧的手在裤腿上擦了擦,快步上前:“同志,十分感谢你在这么寒冷的天气,还能过来帮忙!”
“没有,我跟靖国是这么多年的朋友,他开了口,我也只能过来!”周益民起身握住对方的手,感受到掌心凸起的厚茧几乎要扎进皮肤。
梁村长身后的梁靖国正搓着冻得通红的手,目光直勾勾地盯着周益民,仿佛要把答案从对方眼神里挖出来。
三人落座时,八仙桌发出吱呀的呻吟。
梁靖国母亲佝偻着背端来三杯冒着热气的粗瓷碗,碗沿结着经年累月的茶垢。
老人布满老年斑的手微微颤抖,热水溅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