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41章 “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第1/3页)

    江弦对付吕利平,纯纯是基于给社会除害的心态。

    但是对付归对付,违法犯罪的事儿他犯不着因为一个吕利平去干。

    就送吕利平去美国多好啊。

    她长相一般,没啥特殊技能,只会演戏,偏偏美国的影视圈不可能会看上她这一款。

    江弦对她可太放心了。

    一个连英语都不会的人,还想在美国吃到什么甜头?放心,大美利坚的水深火热会教她重新做人的。

    《编辑部的故事》拍摄很快,不到一个月时间,前三集很快拍摄完成。

    这边拍着的同时,江弦领着人马在京城搜罗起给电视剧配乐的人物。

    文艺不分家,江弦虽然是文化圈的,但这些年也认识了不少音乐界的人物,像是施光南、蒋大为、阎肃.

    这天,经过施光南介绍,江弦坐车来到东城区一条胡同。

    “停、停。”江弦拍了拍徐晨辉。

    “哎。”

    徐晨辉刹车把车停住,车旁边儿很快趴过来个男人,正是施光南。

    “江弦同志,这里。”

    两人碰头说了几句话,在施光南带领下,在复杂的胡同里左拐右拐,徐晨辉停好车就立马跟过来,在后面亦步亦趋的防范着。

    “这个音乐家呢,以前在中央歌舞团工作,写了不少曲子,不过前些年她犯了点错误,现在一个人搞了个培训中心,教教学生”

    施光南正说着,俩人来到一间院子里,“哎,就是这儿了,建芬同志。”

    施光南往里面喊了一声,很快有个五十来岁戴眼镜的低矮女人从屋子里出来。

    “光南。”对方笑眯眯的和施光南打声招呼。

    施光南点点头,“建芬同志,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弦同志,写《高山下的花环》的那位。”

    施光南笑眯眯的先介绍了下江弦的身份,然后又转过头,给江弦介绍了下面前的女人。

    “这位是谷建芬同志,她啊,以前和我都是中央剧团的同事,嗯,前两年遇到些事情,现在呢,是这个培训中心的老师。

    不过您别小瞧她,她有个学生叫苏红,今年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通俗唱法的第一名,唱的也是谷建芬同志给她写的曲子.”

    施光南滔滔不绝,生怕江弦小觑了这位。

    然而江弦哪用他多介绍。

    谷建芬么。

    他哪能不认识。

    不认识她,总认识毛阿敏吧,总认识刘欢吧,总认识韩磊吧,总认识孙楠吧,总认识那英吧

    嗯,都是她的学生。

    谷建芬算是华语乐坛教母级的人物了,她小时候出生在日本,后来跟着父母回国,再往后就慢慢展现出了自己的音乐天赋。

    80年,作词家张同枚在《词刊》发表了自己的作品《八十年代新一辈》。

    谷建芬把它谱成了歌曲,同时把这首词的第一句改成了歌曲的题目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

    “花儿香鸟儿鸣,春光惹人醉。”

    “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

    后来她作曲的代表作就更多了,基本上都是郎朗上口的那种。

    《歌声与微笑》:“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

    《烛光里的妈妈》:“噢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

    《采蘑菇的小姑娘》:“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噻箩箩哩噻箩箩哩噻,噻箩箩箩,噻箩箩箩哩噻.”

    《今天是你的生日》:“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三国演义》更是被她包圆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这一拜》:“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桃花也含笑映祭台”

    还有《卧龙吟》《貂蝉已随清风去》《江上行》。

    这里得说一下了,众所周知,谷建芬的好徒弟叶赫那拉英和刀郎之间恩怨颇深,后来刀郎出了一首歌叫《罗刹海市》,就有人传说谷建芬批评刀郎这首歌曲。

    呃,这当然是造谣,都这个岁数、这种级别的大佬怎么会以身入局呢。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

    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