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禁止播出?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42章 禁止播出? (第1/3页)

    郑小龙还沉浸在毛阿敏的歌声里,《编辑部的故事》第一集已经开播,这集名字也很霸气,叫《谁主沉浮》。

    “哎,我是《人间指南》的刘书友啊。”

    一上来,刘书友握着个电话,“对对对,当然是小刘啊,我比您也大不了多少。”

    “老刘,你干嘛跟谁都低三下四的。”

    侯耀华演的余德利看不惯,“这文明礼貌啊,得掌握个分寸感。”

    刘书友握着听筒解释,“老王,王林,我跟他约了一篇稿子。”

    “那孩子还没我岁数大呢。”

    余德利不忿,“你要是这样,以后我也管你叫小刘。”

    “你懂什么呀”

    刘书友不耐烦,又发现自己电话还没挂断,赶忙又低三下四讪笑着解释,“哎,我不是说您,我哪能说、说您啊哈哈,我就想问问您那篇稿子怎么样了哟,这个字数多了少了都不行.哎,我说了不算.哎,那可就难了.好好好,那回头再说吧,再见。”

    “吧嗒。”

    电话挂断。

    刘书友脸上浮现出懊恼之色,“哎呦,真要命,按说这写的,凑个字数,应该不算难啊。”

    刘蓓饰演的戈玲一脸淡然,“老刘啊,咱没必要那么死性,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凑字数的文章谁看啊?再说也没法写啊。”

    “呵呵,怎么没法写?”

    刘书友道:“你看看我组的稿都是这样,工作嘛,就应该有责任心,不然要咱们编辑干什么呀?”

    牛大姐登场了:“编辑不仅在字数上,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把好关!你们年轻人啊,要好好向老同志学习,不然以后怎么接革命的班啊。”

    “.”

    一上来,每个角色的台词都带着鲜明的个性,非常分明,非常有记忆点,而且每一句台词的风格都和以前的电视剧非常不同。

    拿文学来打个比方,就是以前的电视剧,都是一板一眼的传统文学,而《编辑部的故事》就像是《顽主》这种风格的。

    每一句都非常风趣,非常新颖,非常时髦,郑小龙一下儿就看了进去。

    这第一集讲的东西非常简单,甭管刘书友还是余德利、戈玲、牛大姐这都是《人间指南》的编辑。

    每个编辑,对于刊物的态度都各不相同。

    刘书友觉得,有能凑够字数的稿子就行。

    戈玲却觉得,稿子应该重在内容。

    牛大姐则觉得,稿子就应该为政治服务。

    余德利在旁边儿和稀泥。

    几个人犟嘴半天,刘书友发话了:“这不管写什么,关键是得有人写。”

    牛大姐根本听不进去刘书友的话,觉得刘书友此言差矣:“工作是什么?工作就是斗争,稿子要是那么好组,还要你这个编辑干什么?”

    反倒是戈玲比较认可刘书友的话:

    “现在这稿啊,是难组,有名的看不上咱们,没名的咱们又看不上,现在这杂志多如牛毛,也就咱们自己把自己当回事儿。”

    说话间,葛尤饰演的李冬宝推门回来了。

    “这不棋王么?”郑小龙一看着他就特兴奋,指着电视道。

    他看过葛尤主演的《棋王》,对他饰演的“棋王”王一生印象特别深。

    葛尤标准的记者穿着,随手放下手上的相机包,一屁股坐在余德利面前的沙发上面。

    “完了,计划全完了。”

    说着,熟稔的从怀里掏出一盒烟,“人家说啊,排练时间太紧,抽不出时间来。”

    “那就改个时间呗。”余德利说。

    “是,本来也没什么。”

    葛尤饰演的李冬宝先递给余德利一支烟,然后抖擞抖擞烟盒,又从里面抖擞出一根儿,自个儿叼上:

    “挺客气的,直个劲儿道歉。”

    “后来一打听啊。”

    “感情让别的刊物给拉走了。”

    “哎?”余德利赶紧问,“是因为咱们稿费低么?”

    “那倒不是。”

    李冬宝摇摇头,坐起身来,“人家说咱们这刊物,跌份儿。”

    “什么?”牛大姐眼睛一瞪,“咱们这刊物怎么了?跌份?哎呦,她要这么说,咱还不稀得拍她呢,小李,甭跟她置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