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B612小行星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64章 B612小行星 (第1/3页)

    徐阳对儿童文学读物没太大兴趣,看完献词就回到自己的座位。

    “所有的大人曾经都是孩子,但他们之中只有少数人记得这一点。”李明烁独自坐在座位上,品味献词中这句话良久,最后轻声感叹:

    “不愧是江弦啊!”

    “写的东西确实和别人不一样。”

    即便这次江弦写的是儿童文学作品。

    不论内容如何,这句写在献词里的话,已经为儿童文学作品添上了一抹哲理的光辉。

    而且李明烁觉得,即便这篇最后没有火起来,江弦的这句写在献词之中的话也会流传广泛,成为一句被无数次引用的名言。

    因为这句话说的太好了!

    质朴。

    却极有意境。

    和李明烁读过的教育名著《童年的秘密》中那句“儿童是成人之父”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在李明烁看来,江弦这一句比《童年的秘密》那句更容易懂。

    孩童,天真烂漫,我说我心。

    成人,容易陷进自己的伪装世界。

    那么自己是什么时候开始变的呢?

    李明烁开始反思,自己好像是被内心的欲望、被自以为是、被日复一日不知所谓的忙碌裹挟之后,开始变了,变成了一个大人。

    那么身为大人的自己需要向谁看齐吗?

    不需要。

    江弦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成人只需要向自己,那个孩童时代的自己看齐。

    因为曾经的那个自己,率真无邪,有理想有追求,甘愿为某种喜欢付出真心。

    在李明烁看来,江弦这句献词,看似是写给自己的女儿江年年,实则是献给每一位阅读这部的读者。

    之所以强调是自己女儿,其一是因为这的确是他作为一个父亲的爱,其二是避免落入“好为人师”的境地。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人上来就指着你的鼻子对你说,你没有童心,你是个善于伪装的家伙,没有人会觉得舒服。

    而且江弦的给读者们的形象,从来不是什么精神导师,他向来以一个能和读者们坐在一起谈心的朋友自居。

    当然了,这句话其实原本是用来献给莱翁.维尔特的。

    莱翁.维尔特是一位犹太后裔,是个坚定的托派分子,信奉共产主义。

    虽然和圣埃克苏佩所持观点不同,但两个人出发点是一致的,而且骨子里都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莱翁长期活跃于法国左翼文艺运动中,但是他独持己见,决不盲从,对斯d林z义的严厉押击,也使左翼分子对他另眼看待。

    另外呢,莱翁.维尔特,比圣埃克苏佩里年长了二十四岁,是在圣埃克苏佩里生命中占据着特殊位置的朋友。

    不仅因为他理解圣埃克苏佩里的一切,包括那些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儿童书籍。

    更因为他,就像是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圣埃克苏佩里在法国那段饥寒交迫的日子,给予了他最需要的鼓舞与温暖。

    也是他劝从天空退役的圣埃克苏佩里,离开失败主义气氛弥漫的法国,去美国寻找新的希望。

    且莱翁和圣埃克苏佩有一个共同特点:

    “不曾忘记自己“曾经是孩子”的大人。”

    圣埃克苏佩说过,这个大人是我世上最好的朋友,他理解给孩子们写的书,他正在法国挨冻受饿,需要有人安慰。

    可以说,莱翁.维尔特就是《小王子》里飞行员的原型。

    里,很多小王子说给飞行员的话,其实都是作者借小王子之口,对远在法国的老友所说,寄托着忧郁的心情下体贴、关怀老友的柔情。

    不过温情的故事总是以悲伤为底色,二战期间,莱翁被关进集中营,最终死在集中营。

    而《小王子》之中献给他的这段献语,也始终在被人反复诵读、研究。

    李明烁阅读正文——

    文章开篇写的是“我”6岁时发生的一件小事。

    当时他看到一条贪心的蛇,囫囵吞下猎物,嚼都不嚼,结果无法动弹,需要6个月来消化它们。

    当时他很好奇,蛇吞的是什么?

    于是就画了“一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