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9不速之客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839不速之客 (第1/3页)开饭之前,有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白面书生来访,苏庆祥出面接待。
苏庆祥好客,分了他一只冰棍,俩人躲在棚子下面边吃边聊。
眼下正值麦收,记者是下来采风的,打算好好报道一下四九城周边热火朝天的麦收情况,凸显自己能力的同时也为全国人民打一针强心剂。
唐植桐眼瞅了一眼,只从表面打扮来看,这就是个记者,毕竟没有哪个人挂着相机吊儿郎当的出现在农村。
记者是无冕之王,唐植桐真心佩服那些不顾个人安危深入一线的调查记者,但对于目的不纯的嘛,呵呵。
唐植桐不知道眼前的记者是来干嘛的,所以只是擎等着,再说有苏庆祥在,这种事轮不到自己操心。
两人看样子聊的很愉快,吃饭时间到了,苏庆祥想拉着记者一块排队打饭,却被记者给拒绝了。
记者选好角度,拍伙食、拍职工排队打饭、拍职工坐在棚子下面吃饭。
“苏处,职工们的觉悟都很高嘛,不光秩序井然,脸上的笑容也真诚,今天这篇文章写出来肯定又是一篇好报道。”记者拍完,也没忘记吃饭,掏出自己的饭盒跟着苏庆祥一同打饭。
“那当然,丰收嘛,大家伙都高兴。”苏庆祥笑笑,让记者排在自己前面,临到打菜的时候还不忘嘱咐唐植桐给远道而来的记者同志多打点菜。
“辛苦了,哪个报社的?”从他们简单的谈话中就能得知这不是一位正儿八经的调查记者,唐植桐给他打了两勺的同时,也打听着他的来路。
满满的两勺是优待也是试探,今儿有两个菜,每个菜一勺,而职工只有二选一的份。
记者没有拒绝,一副吃惯了的模样,笑中带着自豪,回道:“人报的。”
“吆,还是大报。”卫星就是他们放的欢,唐植桐不想搭理,但还是笑笑,竖了个大拇指,花花轿子抬人嘛,没必要当着苏庆祥的面得罪人。
待给职工打完菜,唐植桐又给临时食堂的工作人员打菜,今天的菜多,连他也有一份。
由于人多,唐植桐这边才吃了一半,已经有人陆陆续续吃完。
吃完把嘴一抹,从唐植桐放在一旁的报纸中抽出一张,小跑着去了厕所,等出来的时候却已两手空空。
记者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刚才他还跟苏庆祥夸参加劳动的职工来着,说什么劳动不忘学习,哪成想是这么学习的?更可气的是那些报纸是自己单位的啊!
记者的脸都绿了,眼角直抽抽,却不好发作。
因为这就是眼下的普遍情况,大家伙都是这么干的,只不过很少有人在他们单位面前干罢了。
记者心里不高兴,但还是装作没看见,毕竟是带着任务过来的,总得先把任务给完成。
唐植桐吃完饭,同样把嘴一抹,先把刚才职工吃完冰棍丢在地上的小竹棍捡了一些,都丢在角落里攒起来,回头带给凤芝。
捡完小竹棍,唐植桐才去临时仓库取出了最近几天的报纸。
虽然二流日报品格不咋滴,但上面确确实实刊登了一些最新的动向、指示,该了解的还是要了解的,毕竟报纸是一个获取信息的工具,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就弃之如敝屐。
这几天的报纸都大篇幅刊登了反对小日子和老霉新签订《安保条约》的文章,不仅有全国各地对此表达不满的消息,还有全世界各国人民抗议的声音。
国内的消息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个是万荣经验的推广情况,另一个是关于粮食的。
今天的二流报纸头版基本都和粮食有关系。
头版头条是“川省抢种中稻红薯玉米豆类”,那边素有“天府之国”的美称,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决定了那边物产的丰饶程度,如果真的能将纸面上的报道落实到位,排除一下天气、人为失误,即便已经调过两次粮,那边的百姓也是不会饿肚子的。
还有鲁、黔、陕、甘启动夏收,有粮食收是好事,但这其中不少地方都是种的麦子,而此时收麦子则意味着那边也面临此时农场面临的问题。
因天旱导致麦子提早发黄,不得不收,减产也就成了既定事实。
后面版面也有类似的新闻,看内容确实很振奋人心,但细琢磨,又很让人揪心,因为每个标题的背后不是旱灾就是水灾。
眼下水利设置还是那么完善,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是看天吃饭,收成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