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五章 清北讲座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五百六十五章 清北讲座 (第1/3页)三月十日,徐申学结束了沪城的行程,随后前往京城。
在沪城里,他带着包永言等海蓝汽车的高管团队和多家投资机构进行了会谈,就海蓝汽车上市一事进行商谈。
结果不好不坏,海蓝汽车要上市,大家都很期待。
但是在估值方面还有不小的分歧,目前谈下来的价格是四千亿估值,但是徐申学也好,包永言等海蓝汽车的高层团队也罢,都认为这个估值依旧无法体现海蓝汽车的真正价值。
海蓝汽车可不是普通的汽车企业,而是一家产销量达到两百五十万辆,奔着三百万辆产销量,年营收已经达到一千一百亿美元的综合高科技智能出行企业。
它的定位,从来都不是车企,而是智能出行,正儿八经的高科技企业。
并且拥有垄断全球的自动驾驶技术,全球仅有的L3级别的辅助驾驶以及更高级别的L4级别自动驾驶技术。
海蓝4.2高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是当代人类最顶级的自动驾驶技术,断档式领先其他企业。
拥有全球唯一的混合氧化聚合物固态电池:海神电池,七百瓦时每公斤的能量密度,极致的安全性,让它成为了能源领域里最耀眼的明星,不仅仅海蓝汽车自用,也大规模供货智云集团的机器人以及小僵科技的低空飞行器X14无人机,未来还将会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使用在智云集团的各类便携智能终端上,如S系列手机。
顺带还拥有全球最先进的磷酸铁锂电池、半固态锂电池技术……现在除了海蓝汽车外,其他汽车厂商采用的半固态电池都是从宁代电池采购,但是宁代电池里的半固态电池技术,也是来源于海蓝汽车!
拥有全球最顶级的激光雷达技术,除了海蓝汽车自用外,海蓝激光旗下的激光雷达产品,占据全球百分之八十的激光雷达市场,大量其他汽车品牌上使用的激光雷达,十个里有八个都是海蓝激光的产品。
还拥有全球最顶级的汽车用电机技术,汽车智能制造技术等一些外界不太关注,实际上也非常重要的汽车领域里的核心技术……海蓝汽车在这些领域虽然做不到垄断,独一档,但是也是世界超一流水准。
海蓝汽车每年两百多亿美元的研发经费,也不是白花的,而是获得了巨大的技术成果的。
这样的海蓝汽车,在徐申学的规划里,其实是和智云集团有着同等的战略地位。
哪怕它现在的研发投入巨大,同时建设固态电池生产线投资巨大,建立新的汽车产能工厂也投入巨大……同时汽车业务是属于特殊产业,受到海外市场的巨大不确定性影响……美国封禁,欧洲市场进入困难等一系列因素影响。
海蓝汽车也不至于只有四千亿美元估值!
那些投资机构,在徐申学看来,缺乏了对技术的‘尊重’……所以这个夏天,有必要给他们一个小小的震撼。
这个震撼,就是五月份的新车发布会……到时候搭载固态电池的海蓝汽车将会全面上市。
等发布会,等第一波销量数据统计出来,徐申学会和这些投资机构们再好好的谈一谈!
如果还是不行,那么徐申学也就懒得和他们玩了,直接通过自己掌控的诸多投资基金自行投资。
反正徐申学手底下控制的各种投资基金也不少,凑一凑其实也能凑出来不少钱,然后带动一波普通投资机构,个人投资者,上市布局基本也就稳了。
不过这样一来也就会影响到徐申学在其他产业上的布局。
徐申学的产业挺多的,花钱的地方也多,等着花钱的也不是只有一个海蓝汽车!
考虑到资金调用,徐申学更是更倾向于让海蓝汽车从这些投资机构里拿钱,以维持现在的海蓝汽车的巨量资金投入。
海蓝汽车现在也是个吞金兽……除了每年超过两百亿美元的巨额研发费用外,其他的固态电池产能建设、整车产能扩充也很花钱。
建设新品牌,开辟更多的市场也很花钱。
开辟新的机器人业务也是个非常大的开支……海蓝汽车打算利用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的底层人工智能算法,尝试弄一个机器人人工智能出来,这条技术路线海蓝汽车内部的技术高层认为是可行的。
但是想要真的做出来,技术难度也不小,需要花费的资金也会非常庞大,前期的研发投入少说也得一两百亿美元。
至于直接从智云集团里拿机器人的技术……这是不可能的。
虽然海蓝汽车和智云集团有着同一个母公司:柳河投资,有着同一个老板徐申学!
但是这两家公司是分别独立的经营主体,各自也有着一大群股东,公司管理层,涉及的都是数十万人的饭碗。
哪怕是徐申学想要这么干,也会引起巨大的不满……机器人业务是智云集团的未来核心业务,徐申学就算是大老板,也不可能直接拿走智云的未来核心业务里的独家技术,给自己的另外一家公司用,这叫大股东利益转移。
会损害智云集团数十万名员工,全球大量投资者的利益。
智云集团的一票管理层以及股东们会疯掉的……
海蓝汽车想要搞机器人,就和威酷电子想要做虚拟设备一样,只能自己搞……撑死了给你用供应链,但是核心技术是别指望了。
不过海蓝汽车这边也是拥有很不错的人工智能底层技术,虽然早期也是从智云集团那边拿过来的……当时智云集团把自动驾驶技术团队出售给了海蓝汽车,这个过程里,海蓝汽车也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