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抵达学校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抵达学校 (第1/3页)“这里要修路难度很大,曾经修过几次,但因为是山路所以特别难修,以前修好的路没有进行维护,很快都塌了。”顾校长解释一句。
跟着顾校长等一行人,我听着几位老师的介绍,对这里也大致有了一个了解。
山区的最大特点就是地广人稀,也就是说,有可能一个山头才几户人家,这里去乡镇读书需要走很久的山路,由于当地交通不便,所以山里的孩子要读书,就需要在山里盖学校。
一座学校成立,覆盖的范围其实是很大的,比如一个学生从家里出发到学校,近的可能半小时内就可以到,但远的就不一样了,可能要一两小时。
就比如前方一座小山,目测好像并不远,如果有一个车道,估计开车也就五分钟,但没有便利的道路,单纯靠人走出来的山道,可能就要一个小时以上都不一定能到达。
加上雨天路滑,冬天下雪,就更加不方便了。
由于交通的不便,就导致在生活上也会不便,山里的蔬菜水果要拿出去卖很费人工,从山外采购进来的东西同样如此,甚至是盖学校通电通水都是一个道理。
并不是当地人不想搬出去住,而是国家分配的地皮就在这,在这里住的久了,出去需要非常大的生活成本,靠山吃山只存在于当地。
通过了解,我对雷山小学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里一座学校的学生就大几十人,听说条件好一点的,都搬出去到了乡镇,而没条件的,只能继续在这,甚至有些地方的希望小学因为没学生荒废了,更多的情况是学校和学校的合并,导致一些原本建造出来的小学荒废没人管里,另外就是师资力量的薄弱,一腔热血的年轻教师在当地只是临时授课,基本呆几个月半年以上都会考虑离开,意志坚定保持热血的或许可以干三五年,但少量的工资和不间断的付出让他们心神疲惫,甚至有时候做好事还讨不到好处,学生家长会觉得浪费时间不如在家务农,等孩子成年就让他们出去打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对于贫困山区来说,改变并没有多大。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