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青年万岁!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114章 青年万岁! (第1/3页)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过去。

    在片儿城迎来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北大校园也迎来了轰轰烈烈的“一二九”纪念运动!

    校园里早早就挂上了“弘扬一二·九精神,投身现代化建设!”、“青年兴,民族兴!”、“科技兴国,从我做起!”的横幅。

    图书馆前广场上,火炬方阵人潮汇聚如海,外围是各系学生组成的整齐方阵,中间是一条被临时划出的火炬传递路线,两侧拉有红绸,维持秩序。

    随着广播台播放一曲激昂的《黄河大合唱》,无数学生站在未名湖畔升起的冬日晨雾之中,纪念“一二·九”运动的火炬传递仪式隆重开始。

    作为火炬传递手,

    一大早陈露阳就站在了自己的点位,时刻做好着准备。

    北大的火炬队伍由十八人组成,涵盖各院系年级,象征代代青年接力传承。

    陈露阳是第七棒。

    在他的前面,皮埃尔冻的逼呵的原地跑步搓着手。

    瓦蓝瓦蓝的眼睛写满了兴奋和激动,时不时还站起来蹦几下,想看看火炬到没到。

    掌声骤起,口号声接踵而来。

    火焰在远处跃动,像是从历史深处一点点被点燃,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再传到下一个人。

    等到了皮埃尔那一棒,这个一脸冻得通红的老外猛地往陈露阳这边一冲,像扛着世界最光荣的使命似的把火炬高高举起!

    “Here we go!陈!”他大喊,喘着粗气把火炬递过来。

    陈露阳接过火炬那一瞬,掌心一热,心跳也跟着“咚”地一震。

    他猛吸一口凉气,将火炬高举过头顶,忍不住高喊了一句:

    “青年万岁!!!”

    当他接过火炬,迈开步伐奔跑在通往图书馆的甬路上时,

    耳边是迎风的呐喊,四周是如林的标语与欢呼人群,

    两旁列队站立的同学方阵中,有人鼓掌,有人挥舞小旗,有人跟着喊起口号: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

    “青年兴,民族兴!!”

    “……”

    熟悉的呐喊从历史中回响而来,跟着他手里的火焰一起呼啸穿过这风声与人声交织的长廊!

    仿佛一瞬间,他不是在1981年。

    他穿过的是1935年的街头,是百万青年走上街头、投身风雪、敲起鼓点高喊口号的历史现场。

    当他抵达第八棒,稳稳把火炬交给前面数学系的女生时,四周爆发出一阵更响的掌声与呐喊。

    “好!!”

    “加油!!”

    “北大加油!!”

    火炬继续传递,

    队伍继续前行,奔向北大东门外的红色纪念碑广场——李大钊先生铜像所在的地方。

    铜像高高伫立在冬日寒风中,肃穆沉静,仿佛正默默注视着这群传承他信仰的后辈。

    广场四周已站满了学生和教职员工。

    校广播台正在宣读一二·九运动简史: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北平数千名青年学生,以北大为先锋,走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揭开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篇章……”

    最终,当最后一棒火炬手——学生会会长陆正平将火炬高高举起,与前方两侧汇聚而来的队伍一起齐聚铜像前的火盆时,

    掌声如雷!

    李大钊雕像巍然伫立,在飘雪中肃穆庄严。

    广播中传来男主持人魏楚雄浑厚有力的声音:

    “请全体肃立,默哀一分钟,向李大钊先生致敬!”

    全场高呼:“敬礼——!”

    十八位火炬手整齐举起右手,在大钊先生铜像前庄严肃立。

    广播员用清亮而庄重的声音领读誓词:

    “我们在此庄严宣誓——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传承精神,敢为人先!

    立志图强,服务人民!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

    刻苦学习,勇于探索!

    献身祖国,振兴中华!”

    数千名学生齐声应和:

    “献身祖国,振兴中华!!”

    喊声震天,回荡在燕园上空,仿佛连未名湖都因此结了一层晶亮的光。

    宣誓完毕后,

    魏楚雄介绍下一环节:“本次纪念活动的新生代表,经济系一年级学生,陈露阳同学发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