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北地太守行
第213章 北地太守行 (第2/3页)
密使神思精敏,坐院值机,奏制状言,无所违漏。帝倚重而深爱之。其服、嘉、恩、辉、寸各兄弟也立功匪少。朝野称有卫氏遗风。如果不入歧途,萧子元服后被立为太子的可能很大。鬼这么说,倒也准确。”
成汭将信将疑。下意识觉得二人是在籍此劝谏、取悦他。萧子才多大,谁看得出来!但鬼的话他又没胆否定。改天找个陌生方士再问问吧。若真有望宰执天下,这个太守得好好干。
年代就这样。
王建被和尚相了一次面:“不得了哇,你有道光从天灵盖喷出来,年纪轻轻就有一身横练筋骨,简直百年一见的练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的任务就交给你了!”王建转头就按贯口参军。
幽州节度使刘总被“鬼”吓疯。高骈以方士治吴。成汭也是个神学、修仙狂热者。后世晚年天天和妖人厮混,几次喝“仙药”——“濒死而复苏”。行军打仗也必问鬼。沉浸其中乐此不疲。
果然,问完鬼,暂时觉得有奔头的成汭也不闹情绪了,抖了抖肩膀,一甩头,潇洒夹马冲出,指了指道边的黄河,又努了努城垣:“可知灵州渊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水中可居之土是为洲。此洲因大河之水虽涨跌不定却一直没被淹,故孝惠帝时始谓灵洲,建灵洲县,属北地郡。灵,灵动也。屡经北朝、今上变革,是为今日灵武县。少时只在书中读到,没想到某一日会从青州辗转荆楚,又漂泊至此,做这孤城太守……世事无常呐。”
“成公博学,寔不及也。”公孙寔赞扬道。
“哼哼,那是当然,吾武士世家。若非年少轻快,杀人犯法,被迫流亡他乡,淄青节度使是我也说不定,可恨落到王师范竖子手里。唉,他老子王敬武几代人,还不如我成家呢。”
千骑卷平冈,马蹄所过,成汭噼里啪啦说个不停。
“看,那沙渚上的茂密桃林、李林、桑林便是赫连勃勃的离宫遗留。”
“沧海桑田,竟至于此。”
“以五百岁为春,此大年也。我辈欲与之匹,可谓悲乎?徐道士,让你搜罗的修仙术找得如何了?算了,先不提这个。”目光所及,成汭收起了逍遥飞扬。
暖阳下的宽阔农田里,随处可见弯腰、抬起、弯腰的黝黑男女。有自耕者,有被叔嫂、家僮、和尚领着的庸耕者,正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挖着,刨着……扎辫子的党项、吐谷浑、突厥,蓄发的汉人,清一色的衣不蔽体,死气沉沉。都大唐了,居然还有用石镰、木镐的……
离得近的田埂上,一排排的皮包骨孺子坐在上面踢腿。看到太守仪仗,纷纷遁入草丛。
成汭勒住缰绳。
他也曾有一番豪言壮语。行侠仗义,锄强扶弱,路见不平一声吼。他也曾有一幅展望。大庇所遇寒士得欢颜,保一方小康。但没过几年就……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北地郡得天独厚,其实还行。”公孙寔解说道:“隔壁新秦、庆阳二郡,天时一差,汉人、杂胡无不卖儿卖女,熬野马皮,扒盐泥,景福以前还动辄被武夫打草谷,或强市其畜马,逮走充军,惨得很。”
“还有使石器、木镐的,这也叫还行?”成汭嗤笑一声,马鞭指着自己:“我辈难道是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蛮子?还是活回了商周?这不卖儿卖女就有鬼了。在其位谋其政,别人才会服你,这是我当逃犯的时候就明白的道理。韩遵这厮篡位数年,就是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