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五代十国(三)

    第224章 五代十国(三) (第2/3页)

剥削与灭亡危险的战争罪犯,换掉宣武军如今的统治者,把关东恢复到巢乱前的态势,维系“以藩制藩”或者干脆说藩镇割据,而不是肃清叛军。

    和谈条件就是朱温必须死,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空间。

    这也是为什么陕州会战甫一开始葛从周、张廷范、赵昶、黄文靖等人就纷纷摆烂的原因之一。朱温对李作战持续失利导致威权沦丧无力是原因,四方侵逼他们抽不出更多有效兵马支援故不看好陕州会战是原因,他们的诉求包含寻求各据州县也是原因。如果朱温的败亡可以换得“父死子继”的河朔型藩镇扩大到中原,何乐而不为?

    “微君言,误大事矣!”朱温顿悟了。

    他算是明白了,在割据风气下,削藩是要死皇帝的!

    节度使为了割据、个人欲望可以做出任何事,天子害怕,但又消灭不了,于是以节度使制节度使。

    节度使谋求割据,以武力控制地盘,但害怕军队造反,于是以牙兵镇压外军,牙兵骄横,于是以亲军制牙兵。亲军也造反,怎么办?那就以后院兵制亲军。后院兵也造反呢?跑路,去邻藩、朝廷避难。

    来自群众的武夫整体勉强认李氏。

    这就是中晚唐。

    总结起来就两句话:众建诸侯以削其力,以拱王室。广蓄衙军以卫藩镇,以捍传承。

    天子、节度使、牙兵三权分立,互相对抗、制衡。

    谁敢颠覆代宗、武夫的章程,谁就得掉脑袋!

    如果朱温能像后世一直赢,保持威权不失,并各种下三滥清洗功臣,巩固禁军对地方的优势,那么,能混个被儿子乱刀但统治不立刻崩溃的体面结局。可一旦受挫,反噬就会来得非常快、非常厉害,一如此时。

    “哈哈哈。”朱温笑了,宛如被天灵盖挨了一锤,久久不能回神。原来他要篡夺的并不只是一个残唐小朝廷,要打击并不只是跋扈武夫,敌人并不只是一个个藩镇,而是一套秩序,一个时代的……人心!

    但复盘反思并不能遏止战争的发展。

    双方距离不足百里,大头兵获悉贼军行动的速度已经比他还快。

    “率兽食人的雍凉蛮子离开了前烟洞。”

    “杂胡铁骑在弘农水东岸登陆,向洛阳逼近。”

    “寡廉鲜耻的淫嫂小子进入南庄。”

    “关中伪君占领老鸦陂,进击玉女山!”

    “唐皇跨过观音川!”

    “天子攻破小凹栅!”

    “圣人的斥候出现在长秋寺!”

    敌情在军中不断刷新传播:“车驾先锋对我射出劝降书!”

    “伟大天子、命运之主、至高无上的武康大圣到达弘农城外!”

    “上洛!杀猪!”七月初九这一天,弘农城外笼罩着一层雨后薄雾,雾中红旗半卷,发出响彻云端的鼓噪:“杀呀!冲啊!”

    “敌军开始伐木准备攻城了。”没一会,雾霭散去,天空半边蓝兮半边云,明媚的阳光洒落绿茵茵的草地,风和日丽,显出漫山遍野的铁甲武士。突兀的尖叫响起:“啊,恶人军填埋壕沟了。”

    “射!布防。”

    “啊……”就在城头汴军观察敌情紧紧张张备战时,惨叫从背后传来,城中霎时一阵嗷嗷怪叫:“芜芜芜!烧营!”然后……仿佛不约而同,数条街道的民房被点了,滚滚黑烟冲天而起,一浪又一浪炸喝在各个角落响起:“儿郎们,鼓噪起来!”

    “反也!”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