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三章、失败的亲征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百五十三章、失败的亲征 (第1/3页)

    “胡闹!”

    “敌军是骑兵,我们若是此时撤退,岂不是给敌人提供机会。

    稍有不慎,撤退就会变成大溃败!

    臣提议,立即发布勤王诏书,令天下兵马来援。”

    兵部尚书罗文博当即驳斥道。

    撤退是技术活,尤其是在平原地区,大军放弃营寨很容易被敌人骑兵有机可趁。

    历史上有太多在撤退途中溃败的案例,能够顶着敌人骑兵压力平安撤退的,反倒是凤毛麟角。

    “罗尚书,我看你的脑子是进水了。

    军中有多少存粮,你的心里没有逼数么!

    还号召勤王大军,简直就是搞笑。

    大虞的兵马在什么地方,难道你这位兵部尚书不知道。

    敌人这次南下,出动的兵力超过三十万。

    附近的部队,就算想过来,也要敌人答应才行。

    我们撤离有风险,其他部队过来,同样存在风险。

    除了一线的部队外,国朝仅剩的精锐远在两广安南。

    不等汉水侯收到消息,我们就被困死饿死在了原地,援军过来连给大家收尸都赶不上。

    对了,还有辽东镇,他们距离我们倒是不远。

    如果肯出兵的话,应该能赶得上!”

    威远侯当即嘲讽道。

    撤退存在风险,他自然是知道的。

    可有风险,不等于方案是错的。

    军中一共就二十天的粮草,不趁着敌军兵力不多赶紧撤离,后续敌人增了兵,想撤都走不了。

    如果不是有皇帝在军中,他真想冒险和北虏干一仗。

    十万大军对战两万骑兵,除了追不上敌军外,实际上并不需要惧怕敌军。

    大冷的天,北虏一样要安营扎寨取暖。

    骑兵可以灵活移动,但营寨挪动、后勤物资转运需要时间。

    机动性再高,也是要吃饭生火的。

    敌军要围困他们,就不可能把营地放太远,否则包围圈太大,根本兼顾不过来。

    附近适合扎营的地方,就那么一两处地方。

    找到敌军营地位置,大军直接结阵压过去,北虏一样会头疼。

    捣毁敌军营地,烧了他们的战略物资,敌军自己就会撤退。

    何况他们只是骑兵少,又不是完全没有骑兵。

    为了护卫皇帝,营中还有三千骑兵,关键时刻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你……”

    正欲骂人,话到嘴边罗文博又咽了回去。

    论起用兵打仗,他这纸上谈兵的兵部尚书,真心不是这帮勋贵的对手。

    在别人擅长的专业领域,同人家进行辩论,无疑是自取其辱。

    最关键的是他自己也在军中,万一拿出的应对方案错误,导致全军覆没,自己也得跟着完蛋。

    看一众文官的反应就知道,大家明显不想打这场逆风局。

    争夺主导权容易,难的是怎么赢得战争。

    加上党争的主力,大都留在了京中,文官几位阁老也没跟来。

    随军行动的官员,基本上都是相关衙门的,党争积极性并不高。

    毕竟,要争权夺利,也得到了位置上再说。

    职位相差太远,纵使夺权成功,也轮不到他们当家,犯不着拿一家老小的性命拼。

    “我们现在撤退,其他部队怎么办?”

    见局势不妙,永宁帝皱着眉头询问道。

    御驾亲征大败而归,光朝野上下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淹没。

    直觉告诉他,勋贵系正在憋大招。

    如果就这么灰溜溜回京,他的权威将遭到严重冲击。

    “陛下,现在只能传令各部,先保存实力为上!”

    镇东侯沉声说道。

    现在战场折损的力量,都是勋贵系的嫡系部队。

    每一次战败,都让他们肉疼。

    可是没有办法,皇帝就不是带兵的料。

    能够主持大局的两位勋贵系大佬,一死一病重,根本无法理事。

    他们这些军中将领,军事素养是有的,但缺乏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验。

    何况自身的威望也不够,无法令下面的官兵信服。

    冒然上去接管指挥权,那就是对自己、对家族、对整个勋贵集团的不负责。

    正是大家都没有能力收拾烂摊子,永宁帝才能继续执掌大权。

    倘若有人能够善后,勋贵系恨不得现在立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