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四百五十八章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第1/3页)“不妥!”
“向安南都护府输送移民,本官没有意见。
从海上运粮,却是大大的不妥!
海上天气多变,各种恶劣气候层出不穷,稍有不慎就是船毁人亡。
事关前线数十万大军的生计,粮草运输必须以稳妥为上。
万一在海上发生点儿变故,我们可没有能力,短时间内再筹集第二批粮草来。
与其冒险一搏,不如抓紧时间疏通运河河道。”
工部尚书乐向松果断否决道。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在大虞朝的含金量不言而喻,废漕改海断然不许。
哪怕是特殊时期,那也不能开这个先例。
当初的税制改革,就是最好的例子。
说好的临时加征,结果战争结束后,尝到了甜头的朝廷根本舍不得放弃这笔财税,直接变成了正常征收。
有了前车之鉴,大家对“临时性应急”,已经不再买账。
一旦废漕改海,不光漕运产业链上的人利益受损,工部同样是大输家。
有了更廉价便捷的海运,朝廷投入运河航线的维护经费,势必会大幅度削减。
工程项目少了,工部官员的收益,自然也会缩水。
见有人带头,从漕运产业链上牟利的官员,纷纷站出来反对。
转瞬的功夫,反对者和支持者,围绕着废漕改海的议题吵作一团。
没有权臣的弊端,在此时暴露了出来。
朝堂分成两大阵营,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如果皇帝年长一点,还能让皇帝裁决,可此时新君才五岁。
估摸着连百官争吵的是啥,都搞不清楚。
……
草原联军大营。
“虞朝就是一群垃圾!”
“蠢货!”
……
抛出了谈判意向,迟迟不见虞朝给出回应,呼格吉勒忍不住破口大骂。
持续的战争,大虞受不了,他们同样受不了。
有了围歼右路军的损兵折将,意识到敌军不好对付,草原联军也没有之前的傲气。
看似在战场上占据主导权,到了在具体战役中,联军根本不敢把虞军逼急了。
别看现在大家是盟友,实际上一众草原部落之间,还是彼此视对方为最大威胁。
到了战场上,不光要小心虞军的反扑,还要防备自己人落井下石。
打顺风仗的时候,大家还能合作。
遇上逆风局,提防多过联合。
偏偏战争进行到现在,虞军大都龟缩到了城池中。
想要消灭敌军,就必须攻城。
收降的虞军炮灰,根本不够用。
为了获得更多的炮灰,联军在四处抓壮丁。
即便是如此,虞军的龟缩战术,还是让他们头疼。
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鬼方人,现在已经不那么听话。
一个二个四处劫掠,对围歼虞军的事,完全没有兴趣。
鞑靼一族内部,反对的声音,也是一浪高过一浪。
随着损失的持续增加,鞑靼高层在南下夺取中原的战略上,产生了严重分歧。
“大单于息怒!”
“虞朝高层尽是一群鼠辈,一个个都是自私自利之辈,根本不关心国事。
有我们的压力,他们还能勉强联合。
一旦外敌压力没了,这些家伙就会陷入内斗中,自己把自己给玩死。”
额尔德硬着头皮劝说道。
虞朝擅长内斗不假,可这一次人家歪打正着。
按照正常节奏,运河中断之后,虞军坚持不了多久,就要饿肚皮了。
架不住前期折损了大量的人马,相当于一半的兵马,吃给全军准备的粮草。
加上北方各省提供的补给,原本该断粮的虞军,现在还能坚持几个月。
理论上来说,只要战争再持续半年时间,大部分虞朝官兵都会被困死饿死。
问题在于草原上的局势,不容许他们拖下去。
趁着他们主力外出,一直按兵不动的辽东镇,试探性的收复了两座边界城池。
倘若一直在这里耗着,让辽东镇趁机端了他们的老窝,那就亏大发了。
到时候就算覆灭虞军主力,也于事无补。
一起给他们施加压力的,不光辽东镇,还有南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