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廉政巡察(2)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九十七章 廉政巡察(2) (第1/3页)从中枢层面掀起的风潮,兴起的大案,并非在中枢抓一批,审一批,杀一批就跟着结束了,真要这样,那不过是刮了一阵风,下了一场雨,地皮湿了又干,没有触及到最根本的地方。
楚凌想要做的是始于中枢,扩至地方的清理,只有将一批违背正统朝大势的既得利益群体,给想方设法的连根拔起了,如此方能将高层的核心意志与观念,真正深入到地方上去。
按着楚凌的细分,正统朝迈向了第三时期,即由表及里、由上至下的全面整顿时期,在这一时期下,大虞会重整纲纪,从中枢到地方,层层梳理,剔除积弊,期间会推动各项新策诸规,同时兼顾到对外大局掌控,以此使大虞国力稳步提升,疆域逐步增扩,实现楚凌既定的战略目标。
至于第一及第二时期,这对楚凌的印象太深刻了,楚凌会永远铭记于心,不使曾经经历过的再发生。
正统朝在悄无声息下经历了三个时期,而在这三个时期间有两个重要转折,且皆是于战争终结有关,一次是镇压内部叛乱,一次是对外征伐得胜,这两次转折带来的影响是深远且巨大的。
甚至没有人意识到新旧更迭,其实在这两次转折下就已进行了,新旧从不局限于年龄层面,楚凌还没有肤浅到这种程度,真正的新旧之分,是在思想上,观念上,故而是否为正统朝才选拔的,这并不是最重要的。
只要你所谋所做对社稷有利,对皇权敬畏,那便是正统朝有用的肱股栋梁,反之就是正统朝要坚决打击与清除的!!
“终于要涉及十六道了,朕等这一日,等的太久了!!”
虞宫,大兴殿。
楚凌负手而立,凝视着眼前所挂舆图,露出一抹淡淡笑意,这对正统朝而言是意义非凡的,对他就更是如此了!!
大虞问鼎天下,下设十六道,各道设刺史,辖制一方,而在各道划分府县,以此构成统治的主体框架。
十六道划分本就暗含深意,既有地理之便,也有权衡之意。
在过去,以韩青领军凯旋为节点,楚凌正式介入中枢,开启他的掌权之路,这期间以权谋开局,兴大案,惩奸佞,聚皇权,扬天威,推新策……继而使中枢初步掌在手中,与此同时使天子威仪、中枢威严传至地方。
这是属于正统朝的,而非是别的时期。
而随着太皇太后薨逝,楚凌谋成北伐之役大捷,则使这威仪及威严,进一步深入到大虞各道。
可在楚凌的眼里,统御天下不能只靠立威,更需立信与立制,唯有这样,方能使政令真正上通下达,以实现他所谋种种。
京畿道。
安北道。
安东道。
西凉道……
楚凌深邃的目光,在一个个熟悉的道落下又移走,这是在过去,因为大局而使帝王威仪,中枢意志覆盖的区域,在这里,有一批接一批官吏完成更迭,使得中枢层面发起的决策,能够在各自治下有针对性的试行。
可大虞不止这几个道啊,剩下的道不到这一地步,那大虞还是皇权专制下的大一统集权王朝吗?
不是!!
大虞是有十六道的,楚凌允许在各道治下,存有一定的差异性,毕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但是这个差异,绝不能动摇皇权威仪,中枢控辖的大环境,更不能叫地方上的既得利益群体的私利,凌驾于大虞国策之上!!
真要那样,大虞还是大虞吗?
‘治大国若烹小鲜,稍有不慎则溃于一旦。’
亦是想到这里,楚凌生出感慨,借着要洗牌的契机,他终于要开启至关重要的一步,即对底下诸道各府众县立规矩了。
在这期间啊,或许会有人铤而走险。
但对楚凌而言,他是不惧这些了。
别忘了,在中枢层面,在虞都及京畿一带,是有一批正在推动改革的军队,他们可不是什么散兵游勇。
他们是经历过两次铁与血洗礼的精锐之师,是捍卫与巩固天子威仪、中枢威严的绝对拥趸!!
两次洗礼,一次对内,一次对外,这在楚凌看来是一次都不能少的,真要少了一次,他无法彻底掌控他们,影响力也是不够的。
但是有了这两次,使得一批批立下战功的群体,都得到了他们应有的赏赐,晋升,甚至是敕爵,这就凝聚出了最忠于皇权,听命于中枢的精锐之师了。
“陛下,所召诸臣齐聚大兴殿外!”
“宣!”
楚凌一甩袍袖,转身朝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