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司马仲达其心歹毒
第四百三十七章 司马仲达其心歹毒 (第3/3页)
尚书台的一些处置权力,也回归到了六部手中。
关中的朝堂变化,司氏没办法触及,却也不影响司马懿感激天子的救命之恩,及时挽救了他的仕途,否则真要去幽州躲避数年再说。
……
“陛下……”在其他官吏汇报完离开之际,司马懿故意磨蹭走在最后,忽然拱手行礼,说道:“河东匈奴不过是丧家之犬,故容易收服,而西河、北地、上郡、朔方、五原、云中、定襄,七郡的匈奴贵族实力犹存。”
“各部落的老王虽说留在关中,却也择出了新王,如左谷蠡王、右谷蠡王、日逐王、温禺鞮王、以及左右斩将王。”
“这些新王不同于老王年老体衰,暮气沉沉,相反却皆斗志昂扬,臣唯恐施压之下匈奴生变,不如先遣一将驻守北地郡的富平,联络附近的羌族与丁零抵御匈奴骑兵的侵犯。”
“再派一将领兵屯上郡肤施,扼其咽喉。”
“然后命河西太守继续坚守离石,不使匈奴有入侵司隶之机,待陛下进驻晋阳之时,亦可调令征北将军于雁门郡阴馆向西屯兵马邑,用以策应。”
“如此一来就算匈奴生变,也可用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其要害之处,见汉军多地有防备,鲜卑也不敢趁机南下响应匈奴。”
司马懿自打听说天子将去晋阳,就常在左思右想,从呼厨泉部落打探来的消息,凭本能的直觉便感到棘手。
匈奴老王并非愚蠢之辈,在去关中之前就已安排好了子侄继位,而且并州匈奴先前反叛过汉家,面对汉军将至,更容易在心里抱成团。
在司马懿看来,想要降服并州匈奴,将其贵族权力剥夺出去,汉匈之战在所难免。
从来没和汉军交过手的并州匈奴不会妥协,而天子也不会对胡人妥协。
何况中军大张旗鼓地调动,绝非用兵之法,定是陛下在对匈奴设套。
吃过祸从嘴出的司马懿,只敢暗想道。
但建言还是要说的,若不大胆献计献策,时间长了谁还记得他司马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