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病房煮诗
第十节、病房煮诗 (第2/3页)
边陶醉于词境的优美而轻轻地扣指而歌: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查静雯说完望着晴川等待晴川的指点。而此刻,晴川似乎有点忘乎所以,不知道他是被静雯对纳兰性德这首词的分析还是被查静雯的明艳所震撼,他竟然有些手足无措。
直待静雯问起,他在愣神之后才开始说起自己的想法。他说,小查,你对纳兰性德这首词的赏析,确实抓住了要点,分析的也很传神,你的思维还可以扩散点,比如将纳兰性德这首词《长相思》与李唐后主李煜的词《长相思·一重山》进行一下比较,看看两首词之间有什么渊源?
听晴川这样说,查静雯就兴奋起来:我也喜爱李煜这个词人的。虽然作为国主,李煜是失败的,但是他精通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的造诣,尤其是对词的成就是最高的,并且在晚唐时期中的五代词中别树一帜。
“你说的没错,作为君王李煜无疑是失败的,但作为词人,李煜显然是成功的。唐宋文坛,群星璀璨,就像两条星河熠熠生辉,而李煜就是站在唐宋文坛之间的那个人,他这颗星的闪耀程度,不输绝大多数唐宋名家。李煜的词被模仿了太多次了。自从他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写愁后,以江水喻愁似乎就成了一种时尚。自从他写出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后,西楼月就成了两宋文人争相吟诵的意象。更夸张的是他的那句‘小楼昨夜又东风’,仅其中一个“又”字,就让宋元明清的文人效仿不绝。”
“对呀,你这样一说,倒真的提醒了我,纳兰性德的这首《长相思》与李煜的那首《长相思·一重山》何其相似,就是模仿之作”
“是呀,后世的人多次模仿李煜的词,但是唯独一首《长相思·一重山》,这首词,在600多年里无人敢仿。这600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