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八章开源节流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三百一十八章开源节流 (第1/3页)

    七月,紫辰殿。

    经少府、计司、尚书台三方月余讨论,初有铸钱新法,众卿遂齐谒张虞。

    “陛下!”

    张则呈上新钱说道:“依陛下之意,则与诸卿商讨新钱法。经计司核验,加杂白锡铸造,令钱币更重,以此大钱购小钱(五铢钱),并严行律法,当能渐绝私铸之风。”

    张虞将数枚大钱仔细放在手里端详,见与月前的铜制大钱相比,今钱更大更重,显然少府在计司的帮助下,找到购铜、兑钱而不令私铸钱币盛兴的方案。

    “虽能杜绝私铸之风,但五铢钱参差不齐。如以董卓小钱计,我用大钱兑小钱,一文抵二文,朝廷岂不亏损?”张虞问道。

    乱世下,货币体系最先崩溃,尤其遇见董卓武夫,用更轻更小的五铢钱当五铢钱使,属于是变相的掠夺。在恶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下,最终会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若时局混乱,兵戈四起,那么钱币将会彻底不值钱。

    “当称重!”

    庾嶷说道:“五铢钱多,今当称重以收新钱。官府出巾帛购五铢钱,五铢钱融铸大钱。大钱与小钱并行,一文钱兑二文重。二文小钱较大钱略重一铢,此是为火耗钱,用于铸币所费度支。”

    钟繇沉吟少许,说道:“陛下,大钱几为两小钱重,今不如多杂白锡,以攒铜料为利。铸钱前后所费人力甚多,若调度不当,岂不会令铸钱亏损。”

    张虞摇了摇头,说道:“钱乃流通天下之物,朕命为通宝,欲令天下百姓能持此钱通达四海。今若计较利润,自肥朝廷府库,当会助长私铸之风。”

    推行唐钱乃张虞近年必须推行之事,为了避免推行钱币失败,张虞甚至不打算在换铸五铢钱上盈利。毕竟无厚利可图,便能遏民间私兑铸钱之风。

    至于在融铜铸钱上,朝廷肯定要赚上一笔,但其中利润却也不大。张虞为了遏制私铸,让计司核验成本,依照成本核算情况,需要达到铸造一定量才能实现盈利。

    在财政收入上,张虞财政偏好是开源节流型。但在铸钱一事上,张虞不打算让朝廷盈利,便可知张虞在意程度。

    至于为何如此在意?

    无非是关乎一个政权的信誉,汉的认同随着五铢钱通行天下,慢慢浸入人心,世上百姓以此钱流通,渐渐会让所有人认可汉帝国。但随着五铢钱的崩塌,百姓手上的钱币价值瓦解,还会在乎汉帝国吗?

    故在张虞看来,唐通宝替代汉五铢属于是经济意识上的更迭。当市民用通宝进行交易时,实际上就是慢慢对唐政权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