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好莱坞绝活

    第153章 好莱坞绝活 (第3/3页)

己该怎么干有了明确的认识。

    这样能接避免许多麻烦,许多问题在剧本围读的时候就能被发现,并针对性的找到解决办法。

    剧本围读好了,剧组的各个部门就知道接下来的每个场景该怎么干,这样能极大的减少扯皮,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就是省钱,好莱坞可是一切朝钱看的。

    如果剧本围读后你还做不到,那对不起,要不是能力不够,要不是态度有问题,请你滚蛋。

    国内来的几人都感觉挺新鲜的,也算是学到了,这算是他们来好莱坞剧组的第一个收获。

    国内根本没有这样的环境。

    宁昊挺兴奋的,来好莱坞果然没有白来,一来就有收获。

    皮特是这部戏的制片人,有关拍摄的一切早已经规划完毕。

    《伊甸湖》前前后后一共1200多个镜头,比《鲨滩》要多了将近三分之一。

    拍摄时间35天,这么算下来的话,每天最少要拍摄34个有效镜头。

    注意,这里说的35天是35个工作日,不管是演员还是幕后人员,人家周末都是要休息的,而且每天只工作八小时。

    这样的话每天34个有效镜头,即便进行过剧本围读,时间其实也很紧张。

    所以好莱坞这边基本都是多机位拍摄。

    多机位拍摄很好理解,一个场景,架设两到三部摄影机同时拍摄。

    这样当然快了。

    比如一个男女主聊天的镜头,正常拍摄肯定不可能一镜到底的。

    如果在国内的话,就是先来一个对两人的中景,然后男主来个镜头,女主再来个镜头。

    这样的话,演员在表演的时候起码要表演三遍。

    当然费时费力。

    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国内大多数时候都习惯于单机位拍摄。

    说白了,只有一台摄像机。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穷。

    现阶段,国内便宜的摄影师一天的工资大概一两千块钱,但摄像机就贵了,一天的租金都要三四千,顶两个摄影师了。

    演员的片酬也便宜。

    典型的人工便宜机器贵。

    所以一般的剧组都是单机拍摄。

    但在好莱坞不一样,这边是机器便宜人工贵。

    摄像机的租金没多少钱,但人工贵啊,幕后人员那么多工种,加起来可不是小数字,很贵的。

    所以他们习惯多机位拍摄,多机位拍摄一遍就能过,节约时间。

    节约时间就是节约成本,每提前一天杀青都能省下不少钱,每天剧组人员的交通费,住宿费,吃喝拉撒加上保险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所以好莱坞的摄影师们对多机位拍摄都很熟悉。

    这是人家的绝活,因为天生就是这种环境,从小接触。

    宁昊和宋晓飞对这些摄影师挺佩服的,他俩都是专业的,太明白多机位拍摄的难度了。

    两到三台摄像机同时拍摄,布光,布景,美术,表演这些都要协调好,这难度就不小。

    加上镜头不是静止的,可能还要运动,那就更难了。

    如果一次过当然能省不少时间,但如果出问题,反而更影响效率。

    镜头这玩意,为什么能单独设一个系来学习,因为深究起来真的非常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