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搞定一切

    第498章 搞定一切 (第3/3页)

大卫·艾默里奇是谁吧……”

    他想看到这个年轻导演惊慌失措的表情,但注定要失望了。

    张辰似乎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不仅不惊慌,还笑着说道:“我知道,我还知道他合作的是哥伦比亚和福克斯……”

    这他么就有点尴尬了。

    事实上,华纳也对此颇有微词。

    艾默里奇最初的《独立日》《哥斯拉》都是与华纳兄弟合作的项目,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不知道为什么,前几年的《后天》,突然撇开了华纳,发行也换成了福克斯。

    最近正在商谈的《2012》,更是选择了哥伦比亚,发行同样是交给了福克斯,压根就没有考虑过华纳。

    大卫没想到张辰对这些知之甚详。

    张辰觉得时机到了:“你们既然知道艾默里奇也在筹备类似的项目,应该对项目的前景也做过调研,知道这个项目的盈利空间。

    另外,我再说一下我的诉求。

    这部电影,中方投资50%以上,具有绝对主导权。

    当然,我也会保证华纳方面的利益,全球发行工作交给你们,加上剩余的份额,足够你们赚的盆满钵满。

    男主角是程龙,剩下的角色你们可以推荐,但最终是否录用由我说了算。

    此外,最终剪辑权是我的。”

    张辰一口气说出自己的诉求,大卫一脸无奈:“张,你给我出了好大的一个难题……”

    张辰摇头:“你错了,大卫,我是在给你们机会,鉴于《环太》项目我们的良好合作,我愿意延续这种方式,但如果你们不接受,那我只能去找其他几家,我想,总能找到合作伙伴的……”

    大卫再次苦笑:“好的,我会和公司传达你的诉求,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合作。”

    “是的,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合作,那么,三天怎么样,我的时间不太多……”

    张辰离开后,大卫看着手中厚厚的策划书,再次感叹张辰的才华。

    那些特效镜头,张辰都配有故事板。

    以大卫多年的经验,几乎可以肯定,如果那些镜头被做出来,绝对会成为影史经典。

    但公司怎么想的,他也不确定。

    摇摇头,决定不再想这些。

    起身,拿着策划书前往总裁办公室。

    半小时后,华纳一众高管和评估部门齐聚会议室。

    大卫将张辰的诉求代为转达,并且将策划书传看。

    “哥伦比亚也在筹备类似的项目,导演是大卫·艾默里奇……”一名高管说道。

    “我觉得题材撞车,这恰恰说明了这部《2012》的题材是没问题的,艾默里奇在灾难片这方面的眼光是经过验证的……”另一名高管说道。

    “评估部门怎么说?”总裁问话。

    “根据我们的估算,项目的制片成本大概在1.2亿-1.5亿美元之间,除了特效这块外,最大的不确定项是导演和主演的片酬……”

    “程龙的片酬是多少?”

    “策划书里没写,但他最新的作品《尖峰时刻3》里是固定片酬1500万美金+15%的毛利润分成。”

    “那么张辰呢?”

    “《环太平洋》,他的导演片酬是500万美元+8%的毛利润分成。”

    “为什么会有毛利润分成?”

    “是他自己要求的,他愿意降低固定片酬,改为固定片酬+毛利润分成的模式。

    我们考虑到这样可以降低资金压力,就同意了。

    并且一开始想改为净利润分成,但他明显很明白这套,咬死了必须是毛利润,就是这样。”

    大卫·海曼摊了摊手。

    在好莱坞,所谓的票房分成一般都是毛利润分成,也就是发行方和院线分成后的票房减去制片成本。

    而净利润分成则是在这个基础上再减去发行费用,税费等一系列其他的费用。

    所以净利润分成很容易通过做高发行成本搞成不挣钱或者赔钱。

    《哈利波特》就是用的这招坑的那些小演员。

    《指环王》也是用的这招坑的导演彼得·杰克逊。

    但显然,这两次案例之后,大家都明白了这里面的猫腻,想再用这个坑人就没那么容易了。

    最明显的表现,没人愿意再签净利润分成了。

    拍摄《环太平洋》时,张辰因为没有过成功案例,属于弱势地位。

    按照常理,根本不可能拿到分成。

    但这部戏华纳出资并不多,连30%都不到,再加上张辰愿意自降片酬,华纳就同意了。

    现在看了成片,有些后悔。

    可后悔也没用了。

    “好了,我们还是将关注点多放在现在的项目上吧,谁能告诉我《2012》,你们觉得到底能不能做?”

    总裁发了话,几位高管和评估人员都在思考。

    等了一分钟没人说话,总裁的目光环视一周,最终落在大卫·海曼身上:“大卫,你是优秀的制片人,你觉得怎么样?”

    大卫知道躲不过去,干脆道:“我觉得我们应该抓住这次机会……”

    “你觉得这是一次机会?”

    “是的。”

    大卫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我们与罗兰·艾默里奇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他现在有项目也不愿意与我们合作,那我们就有必要开辟新的灾难片市场。

    张辰是个不错的选择。

    《环太平洋》就不说了,我相信大家对于他的才华都是持肯定态度的。

    就说《2012》,从策划案上我挑不到任何毛病。项目背景,盈利前景,制作的细节,看的出来,他准备的非常充分,而且足够精彩,那些故事板大家看了吗,充满奇思妙想,即便是艾默里奇亲自来,也不过如此了吧。”

    “有没有可能把剧本买过来,我们自己操作,或者拿着剧本和艾默里奇合作?”

    这时候,突然有一名高管说道。

    大卫摇摇头:“我问过了,他拍摄的决心很强,不可能出售的。”

    “那有没有可能,我们自己搞,找一个有经验的导演……”有人出了一个馊主意。

    大卫继续摇头:“那样只会彻底得罪他,如果他真的成长起来,我们就相当又错过了一个艾默里奇,甚至是卡梅隆……”

    众人闻言,都沉默下来。

    在好莱坞,六大是牛逼,但如果没有大导演和你合作,照样会衰落。

    要不,现在的六大是怎么来的。

    要知道,好莱坞最初可是八大。

    “你继续说~”总裁又道。

    “我的建议是,尽量合作,与张辰乃至中国官方保持良好的关系。

    他的那些要求,其他的都可以答应他,但最终剪辑权这个不行,但可以同意让他先剪辑一版,如果合格,那就用他的,或者亚洲版本的以他的为主……”

    “OK,就按你说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