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求订阅)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07章 加码;日方抗议,无能狂怒而已~!(求订阅) (第1/3页)

    龙城,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阎锡山的内厅办公室。

    几日来的阴霾与压抑,在此刻被一种久违的振奋所取代。

    方立功与钱伯均并肩而立,神色间虽带着几分谈判后的疲惫,但眉宇间的喜悦却是难以掩饰。

    他们刚刚向阎锡山详细禀报了与苏联代表团就PPS43冲锋枪技术引进协议的最终成果——几经波折,总算是尘埃落定。

    阎锡山端坐在太师椅上,手中摩挲着一对温润的玉胆,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烁着满意的光芒。

    他细细听完了方立功的陈述,尤其是楚云飞那封“美苏平衡”的电文如何巧妙化解重庆方面的压力,促使谈判重回正轨的经过,不由得捻须微笑。

    “好!好哇!”

    阎锡山将玉胆在掌心轻轻一合,发出清脆的响声:“云飞确有经天纬地之才!他

    人虽远在缅北,却能洞察全局,一纸电文便解了龙城之困。

    立功,伯均,你们二人此次也辛苦了,临危受命,不负所托,为我晋绥军,为我二战区立下了大功!”

    他站起身,踱了数步,语气中带着一丝难掩的兴奋:“这PPS43冲锋枪的技术图纸一旦到手,我们便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此等利器。

    届时,我二战区基层班组火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在与日寇的近战、山地战中,便又多了一分胜算!”

    方立功躬身道:“全赖阎长官信任,以及楚长官运筹帷幄,卑职等只是奉命行事,不敢居功。”

    钱伯均亦附和道:“是啊阎长官,若非楚长官及时出手,恐怕此事早已被竺培基搅黄了。

    说到底,还是阎长官您的的面子大,山城诸公在楚长官的提醒下看得远。”

    阎锡山摆了摆手,脸上的笑容更甚:“你们二人能在谈判桌上与苏俄人斗智斗勇,最终达成协议,亦是功不可没。

    此事,我会亲自向委座和军委会报捷,为你们请功。”

    他话锋一转,又问道:“只是,苏俄方面所提之交换条件,我方筹措起来,可有难处?”

    方立功沉声道:“回长官,苏方对我山西之烟草、煤炭及部分稀有矿产需求量甚大,未来数年之内,我等恐怕都要勒紧裤腰带了。

    此外,他们对日军之情报,尤其是关东军及华北方面军之部署调动,亦表现出极大兴趣。”

    阎锡山闻言,略一沉吟,随即果断道:“些许物资,换来能让我晋绥军数十万将士在战场上少流血的利器,值!

    情报方面,亦可酌情提供。

    只要不涉及我军核心机密,能让他们与日寇多几分猜忌,亦不失为一步好棋。”

    他眼中闪过一丝老谋深算的精光:“此事,你们要抓紧落实。

    图纸一到,立刻组织我们自己的兵工专家进行研究,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吃透技术,实现量产。

    切记,此事需高度保密,万不可走漏半点风声!”

    “是!长官!”方立功与钱伯均齐声应道,心中也是一片火热。

    ——

    “钧座,山西来电,方参谋长发来的。”

    楚云飞接过电文,目光迅速扫过。

    电文中。

    方立功详细汇报了促使与苏联代表团就PPS43冲锋枪技术引进协议顺利达成的全部经过,并且告知了二战区长官司令部方面的态度和条件。

    看完电文,楚云飞的脸上没有太多意外的表情,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仿佛一切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行云流水,自然而然。

    消耗了一百多个行动点将苏联方面的关系提升到了这种程度。

    为的不就是双方的合作能够顺利达成么。

    那份平静,那份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淡然,让一旁的赵鹏程与周卫国都暗自钦佩。

    如此重要的技术引进,几经波折,最终尘埃落定,在钧座这里,却似乎只是一件意料之中的小事。

    “好,知道了。”他将电文递给一旁的赵鹏程,示意他阅后存档,随即转向周卫国,继续刚才的话题:“.以及在必要时,引导我军主力进行精确打击,为我炮兵部队表明方向。”

    几乎在同一时间。

    伸出仰光,身为中缅印战区美军总司令兼远东战区参谋长的史迪威,也收到了来自其情报渠道的类似信息。

    中苏双方在山西就某项重要的军事技术合作已达成初步协议。

    史迪威放下手中的情报摘要,那双凹陷的蓝眼睛里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他走到窗边,看着机场上那些漆着青天白日徽记的中国战机,以及那些正在紧张忙碌的美国地勤人员,心中思绪万千。

    “中国人”他低声自语,“他们从苏联人那里搞到了冲锋枪技术.这可真是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

    低成本,可批量生产的冲锋枪,美国方面目前也在加快速度研制。

    由通用公司设计制造的M3黄油枪,目前也基本上计入到了最后阶段,很快就能够列装部队,取代价格昂贵,结构精密的汤姆逊冲锋枪。

    史迪威对楚云飞的能力和手腕,早已有了深刻的认识。

    他知道,楚云飞绝不会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美国这一个篮子里。

    与苏联保持接触,寻求技术来源的多样化,完全符合楚云飞乃至中国长远的战略利益。

    但此事,对于美国而言,却又是一记警钟。

    他当即叫来自己的副官:“立刻以我的名义,向华盛顿国防部发电。

    就中苏双方可能达成的军事技术合作,以及当前缅甸战局之复杂性,进行详细汇报。

    同时,强调我方必须立刻加大对华援助之规模与效率,特别是针对山城国民政府的直接援助,以稳固其抗战决心,确保其不会因外来技术援助的诱惑,而在整体战略上向苏联过度倾斜。”

    史迪威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紧迫感:“告诉马歇尔将军,中国战场之稳定,事关反法西斯同盟全局。

    我们必须向山城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诚意与支持,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要在民生层面,给予他们最直接、最能感受到温暖的帮助。

    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这场抗日战争的继续坚持下去,还要考虑到战后的政治格局。”

    华盛顿,白宫。

    罗斯福总统的办公桌上,摆放着数份来自不同战区的紧急报告。

    而史迪威将军那份关于中苏技术合作可能以及缅甸战局复杂性的电报,无疑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份。

    “苏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