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时光荏苒
第三百七十九章 时光荏苒 (第2/3页)
紧接着他按下另一个按钮,过了几秒钟,红外眼就切换到磁场眼。
当然磁场眼看到的内容,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磁场线组成的世界,而是经过调整输入模式,转变成为了一种特殊的蓝紫白黑的场景。
之所以这样调整,主要为了让使用者可以快速适应和使用。
虽然磁场眼可以看到磁场,但如果没有经过特殊处理,这些数据就如同一团乱麻,普通人的大脑根本处理不过来这种级别的信息。
此时王砺锋眼前的场景非常奇特。
因为他看到一个个不同颜色组成的物质世界。
四种颜色主要代表四种类型的物质,比如金属普遍为黑色、固态化合物普遍为蓝紫色、气体物质普遍为白色。
除此之外,当电器在周围使用的时候,在磁场眼的视界中,就会产生一个个黑色的波纹。
王砺锋的声音从头盔内传出来:“要如何使用意念控制?”
“按红色按钮。”
随着他按下红色按钮。
头盔内部几个微型纳米针管脑部信号读取器,迅速弹出纳米针,扎入王砺锋的脑部神经元。
而王砺锋只感觉头上突然有点痒,并没有针刺感,显然这是因为纳米针管太细小了,让人体的痛感神经无法产生反应。
他尝试着集中精神。
‘系统切换到望远眼模式。’
三秒后,生物眼镜的变色细胞薄膜上,出现非常清晰的正常眼睛视界。
‘使用5倍望远。’
视界迅速出现变化,测试场地远处的一些测试靶子上,挂着的图案和文字,变得清晰了很多。
王砺锋尝试了各种模式的切换。
发现每一次操作都有三秒左右的缓冲,没有办法和正常眼睛那样快速切换。
当然,他知道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他没有进行过脑控单元的植入手术。
所谓的脑控单元,其实就是研发生物辅助头盔的时候,衍生出来的一种配套技术。
这个脑控单元也是一种人造的器官,其主要功能就是向外输出脑部的脑电波信号,可以让人非常容易和快速的控制外置生物装备。
而此时王砺锋使用的脑控模式,是使用纳米传感器和电子设备来转变,一来一回,肯定存在一个缓冲时间。
为什么出现两者控制模式?
主要是两者各有利弊。
脑控器官单元的好处是几乎无延迟、不依赖芯片算力、不存在被黑客入侵的可能性、也不需要单独保留一个电源供应系统。
坏处就是这种脑控单元是一种有创植入,需要做一个小型的开颅手术。
电子脑控设备的好处,则是这东西几乎无创,而且很容易进行拆除,还可以随着技术的提升,不断进行更新迭代。
但其坏处也非常明显,既然是一种电子设备,那就存在被干扰、被入侵的可能,同时这东西还需要依赖外部电源,一旦失去电源,整个系统将直接瘫痪,最后才是反应延迟的问题。
从目前测试的情况来看,王砺锋是倾向于使用脑控器官单元的,因为生物辅助头盔为起点的生物装备,本来就是为了绕开现有的电子设备,而专门研究的独立系统。
如果还保留电子脑控设备,那岂不是脱裤子放屁?
至于开颅手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现在的外科手术,比黄金时代末期,可是提升了非常多。
各种新药、新技术的逐步应用,让开颅手术变得越来越安全,越来越高效。
比如现在出现了一种名为“纳米缝合器”的医疗辅助设备。
这种纳米缝合器,只要贴在创口的疤痕上,将可以瞬间固定住创口,让创口不需要进行缝合处理,时间到了,直接撕下纳米缝合器胶带即可,不需要拆线。
虽然以前有可吸收的缝合线,但这东西终究会留下明显的缝合痕迹。
另外这种纳米缝合器不仅仅对皮肤表面进行缝合,连内部深层的真皮层、肌肉、骨骼都可以缝合。
只要患者贴上纳米缝合器胶布之后,不进行激烈运动,等创口自然愈合之后,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后遗症。
另外还有肌肉胶水这种医疗产品。
这东西可以临时将被切开的肌肉组织粘合起来,副作用肌肉胶水有效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