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测试之中

    第三百八十八章 测试之中 (第2/3页)

舍弃了。

    球型飞艇的设计,虽然有利于缓冲和结合,但是其内部的舱室要互通,需要做好相关设计,而且不利于堆迭,故此也被淘汰了。

    思来想去,还是甜甜圈型最适合。

    至于地球比较常见的雪茄型飞艇,现阶段并不适合金星使用。

    毕竟根据计划,蓝鲸航天未来只会在金星大气层建设一座浮空城市,或者说只建设一片浮空大陆。

    其浮空大陆内部的交通,自然是管道型的轨道交通为主。

    而外部交通方面,浮空大陆和外太空的交通,会使用浮空塔和电磁弹射。

    和金星地表的交通,目前还没有考虑好。

    主要是金星海拔50公里一下的大气层中,密布着一层硫酸喷砂地狱,这对飞行器、建筑物都有极大的威胁,蓝鲸航天目前也感到棘手。

    如果材料技术没有新突破,那么人类只能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一点点消耗掉金星大气层的气体,通过这种方式消磨掉金星大气层,然后才可以考虑彻底殖民金星地表。

    而这种蚂蚁搬家的方式,需要的时间太漫长了。

    要知道金星大气层的浓度厚度,都远远超过地球大气层,要将这么多气体消耗,或者说固定下来,技术没有问题,但工程量却是一个天文数字。

    其实人类应该感谢金星有如此浓密的大气层,因为这个大气层的存在,为了人类殖民金星,提供了不少的便利。

    比如此时,实验飞艇1号舱内。

    飞艇内部自带的科研人工智能,在飞艇和起源城完成对接工作之后,便按照系统设定好的任务指令,开始执行科研任务。

    1号实验舱的科研设备,都是关于如何合成碳纤维的设备。

    科研人工智能根据任务指令,启动了抽气设备,从周围的大气中抽入气体,高浓度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设备内部,然后经过快速除杂,将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分离,然后将杂质气体排出。

    剩下的高纯度二氧化碳,通过专门设计的工艺,将二氧化碳变成氧气和纯碳粉末。

    紧接着将纯碳粉末合成碳纤维丝线。

    这些飞艇的实验舱,都自带了核电池装置,可以提供稳定的电源。

    除此之外,3号实验舱就是一个专门测试风力发电系统的实验舱。

    之所以不使用太阳能,主要是金星大气层的二氧化碳浓度太高,导致太阳光很难抵达海拔75公里附近的飞艇表面。

    毕竟二氧化碳对阳光的吸收效果比较好,特别是高浓度二氧化碳,其保暖效果更是杠杠滴。

    其实蓝鲸航天有金星光伏项目,但并不是在大气层内部,而是在金星近地轨道。

    未来蓝鲸航天会在金星近地轨道建设一条环绕金星一圈的光伏环型太空城,然后使用微波输电的方式,尝试向金星的浮空城市输电。

    而金星浮空城市,则只能使用风力发电、核电了。

    此时的3号实验舱,向上伸出一台一个无扇叶型风力发电机,在金星大气层的狂风中,这台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非常高,正源源不断向实验舱内部的储能系统输送电能。

    然后还有一部分电力,则被输向隔壁另一个实验舱中。

    这个实验舱是4号,其测试的项目是特种储能系统。

    由于金星大气层很难生产有机电池,因此必须研究适合金星环境的高效储能技术。

    第一个测试的储能技术,是一种二氧化碳储能设备。

    该技术是海陆丰集团漠南分公司的实验室研发出来的,其原理非常简单,那就是通过一种特殊的化合物,制造出一种可以储存二氧化碳的固体。

    只需要使用压力,就可以将二氧化碳气体压入这种化合物构成的纳米容器之中,让二氧化碳以一种稳定的亚固态长期储存。

    但是需要的时候,通过特定的温度和微电流刺激,可以让处于亚固态的二氧化碳迅速升华成为气体。

    在这个过程中,固态二氧化碳变成气态二氧化碳,其体积会迅速膨胀,同时吸收周围的热量。

    研究团队就是利用了固态变气态的过程中,二氧化碳快速膨胀的原理,让其推动汽轮机转动发电。

    目前在地球的实验室测试中,该系统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