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年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三年 (第3/3页)

 而在这波跳水带来的热度之下,海河水的水质变化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这成了这三年来环境治理的一个转折点。

    全社会熬过了最痛苦的阶段,开始享受环境变好带来额福利。

    而其实,这波给跳水的推流是嘉禾在故意为之,就是为了让人们更关注到环境的变化。

    京城,

    一间房子里,几个穿着白衬衣的老人聚在一起,谈论着最近发生在嘉禾身上的事。

    其中一名老人说:“没想到,嘉禾还真抗过来了,最艰难时,嘉禾在国内快人人喊打了。”

    “看来,当初坚决支持嘉禾是对的。三年时间,国内环境的改善很明显,京城不仅没了风沙困扰,连雾霾天都变少了。”

    “最主要的还是七大水系,现在的水质改善十分明显。”

    就在众人一片赞赏时,也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但这有什么用呢?本来经济形势大好,也不是不可以抓环保,但太急了,很多企业都被误伤倒闭,这样急,值得吗?”

    一个问题就把其他人干沉默了,众人纷纷看向坐在最中间的老人。

    这群人里,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这么做的目的。

    只知道是老人下的命令。

    并且很坚决。

    领导目光锐利的看了一圈众人,缓缓的吐出了两个字:“值得!”

    其余老人都在等着,等着他继续说。

    领导沉吟了一会儿,看向了一名海军里出来的老人,“这三年,我们的驱逐舰和航母研发生产取得了重大突破吧?”

    那名老人肯定地点了点头,“是,一出世,就将是世界最顶尖!”

    领导又看向了一名空军里的老人,“你们呢?”

    “哼,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他一一地看向了其余几名老人,这些人无一都给出了类似的回复。

    有些人言简意赅,

    有些人却仔细介绍了成果。

    都是重大的科技成果。

    与此同时,各位老人也都愈发面色惊异,领导替他们简单总结了一下,“我们很强!”

    “刚才你们说的成果,都和嘉禾的某项先进技术有关,治理生态环境是其中关键一环。”

    老人们听得有些云里雾里。

    但领导本就没想说清楚,郭阳的特殊之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酒泉,

    郭阳再一次从实验室里走了出来,同样的场景这三年里重复了许多次。

    每一次出来,他都能批量的制造出一批种子,这些种子大都秘密送到了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

    有些还在蛰伏,而有的已经发芽。

    另有一些种子被嘉禾种植出来,然后研发成新型材料,用在了工业和军事领域。

    三年里积累的天量自然能量也消耗一空,没留下一点…

    额,也不对,郭阳才出实验室,就感觉到自然能量又凭空多了几十点。

    太快了!

    就是靠着这种越来越快的积累速度,郭阳才在三年时间完成了所有既定计划的育种。

    但七大水系、两亿亩戈壁、大气污染、海洋生态等等环境在持续改善,提供能量。

    单凭这种感觉,郭阳就知道嘉禾在生态环境治理上有多优秀。

    出了实验室,祁连山下的沙棘林散发着浓郁的生机,郭阳却看也不看的进了嘉禾总部大厦。

    这对他来说过于平庸。

    只有更加波澜壮阔的场景才能刺激他的肾上腺素。

    而这只可能在两亿亩戈壁,或者七大水系等新项目上才可能出现。

    上楼,进会议室,大屏幕上出现的是嘉禾的环境治理纪录片,记录下了这三年的点滴。

    会议室等着他的只有祁子文。

    郭阳随意在中间找了个位置坐下,“开始吧。”

    祁子文也没多说,按下了播放键,画面上出现了最终的成品。

    盛夏时节,湛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映衬着巍峨的雪峰和碧绿的大地,牛羊在青草中浮动。

    一部纪录片看完,一幅天然秀丽的生态画卷印在了郭阳脑海里。

    这样的画卷,就该和世人分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