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有内味儿了

    第223章 有内味儿了 (第2/3页)

 忽然点点头:

    “明白了。”

    徐公子得意一笑:

    “受教了吧?”

    路遥真心实意:

    “嗯,真受教了。”

    说着,他忽然来了句:

    “以后我要当个渣男,渣别人的时候,我就拿这个做信条……当然了,要是被发现了,我就说你教我的。”

    “我特么……”

    徐公子嘴角抽了抽。

    “我是教你控制,甩锅谁教你的?”

    “天生的。”

    “6。”

    他一脸的佩服。

    路遥笑着耸耸肩,再次陷入了沉思……

    他当然理解徐公子的话,而且套在自己身上,倒也说得通。

    但……归根结底,有些事情其实本身就是不对的。

    这些话无非是让心里舒服一些罢了。

    ……

    飞机落地,大家不约而同的赶往了学校。

    路遥也是如此。

    而等大家到学校的时候,刚好是中午。

    隔老远,徐若晨就瞧见了宿舍楼那边门口有一个桌子。

    “那是不是老于啊。”

    随着他的话,路遥眯眼一瞧,还真是。

    而等几个人走进,路遥就瞧见了于坤旁边挂着的招聘广告:

    “招聘外卖员啦!最理想的兼职,没有之一,月入五千不是梦!”

    还别说……当“兼职”和“月入五千”挂上等号时,一下子,这吸引力就上来了。

    路遥和徐若晨都没吭声,就这么看着被几个人围着的于坤。

    “对,送外卖,就咱们学校周边,不会太远的。”

    “按照远近来收费,要是远一些,配送费就会高。目前最低每一单的配送费都有五块。”

    “你真觉得少么,学长。你想想看,一单是五块,但如果你同时接到三到四单呢,一趟就是二十。而你一天要是能送四十单五十单,那就是二百。一个月就多少钱了?”

    “这当然是最理想的状态,可兼职的话收入也不会少,最关键的是它不占用学长你的任何时间。”

    “你想做,就在软件里点上线,就会有单分配给你。不想做,直接离线就可以了。”

    “嗯,要求是身份证实名制。因为我们才刚开展,需要外卖员缴纳二百元的押金。因为我们都是现金交易,需要一定的信任度和保障。但在未来功能完善后,就不需要了,到时候会退还。”

    “薪资可以日结,要求就是每个人开通自己的网银,到时候会有财务统一发放。”

    “目前我们在做一个对接数据库,做成后,用户付款到公司,公司会统一来发放。”

    “是的,还没完成,所以现在是现金收取。”

    “理解一下,才刚开始嘛。其他的对接程序都在做。”

    “嗯,是的……你感兴趣?可以啊,那咱们留个联系方式,我们现在确实在招开发人员……”

    “办公地点其实很小,我们没那么多的资金,所以目前是线上办公。当然了,开会是在公司里。”

    “当然,我们有营业执照,也有手续,都是齐全的。”

    “我?我才大一啊。”

    “哈哈,就几个人随便弄弄……”

    徐公子不提。

    单说路遥这边他就挺满意的。

    老于确实是个人才,这业务明明才刚开始,他却已经在招人阶段学会给大家伙画饼了。

    俩人听了一会儿,见陆陆续续的那边围的人越来越多,路遥便对徐公子说道:

    “走吧?”

    “……咱不去帮忙?”

    “你去呗。我看看老刘去。”

    “那也行,你帮我把行李拿上去。”

    “嗯。”

    于是,徐若晨来到了于坤这,而路遥回到了宿舍却发现刘明泽没在屋里。

    他打了个电话才得知……他在公司,并且已经忙的冒烟了。

    路遥让他暂时抽出来五分钟聊聊。

    聊天过程中得知,《饿了么》已经架好了服务器,正式上线运营。

    目前在复华拥有超过50个外卖员,同时链接了包括食堂在内,一共42家周围的饭馆摊位、小超市等等。

    已经试运营了两天。

    前天是第一天,但成单数只有7单。但第二天,成单数就超过了50单。

    今天目前截止到路遥打电话的时候,已经有了137单。

    这涨势可以说是相当喜人。

    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

    但同样……现在的问题也很严峻。

    款项方面,他们要给商户日结,购买者的优惠卷也要在当日到账。

    那二十万从租赁小服务器,到软件上线,再到购买财务电脑等等……已经花的差不多了。

    就算路遥不联系他,他也要打电话过来要钱。

    而对于刘明泽而言很忐忑的事情,在路遥这反倒不是事。

    他手里握着二百多万的融资呢。

    于是说道:

    “包我身上,最迟下午,钱肯定到账。”

    电话挂断,他陷入了沉思。

    从刚才和刘明泽的聊天里得知,目前公司最缺的,其实还是支付手段。

    太难了。

    外卖员要跑两趟,一趟送,一趟把收钱送回去。

    不过,于坤“巧立名目”的把那来自公司的两块钱补贴,变成了“送还补贴”,掩盖了目前公司没有有效支付手段的事实。

    还挺聪明的。

    而现如今……其实也只能这样了。

    按照刘明泽的说法,先试运营半个月,等把一切流程都弄清楚明白了之后,就开始朝其他学校进军。

    路遥估摸着到那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烧钱的时候。

    地接团队,外卖团队,技术团队……到时候规模一定不会小。

    如果顺利的话,公司的规模可能会在短时间里急剧扩张。

    这时候一定要有一套管理方法……

    唔,这倒是个不小的难度……

    他一边琢磨,一边打开了电脑。

    诶?

    要按照这套流程……那等支付手段起来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