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海上囚笼

    第206章 海上囚笼 (第2/3页)

极速增加人口,以撒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明显还有继续努力的空间。

    以撒回到迦太基后,紧急成立帝国卫生署,提拔原纳尔西斯医学院的马赛尔院长担任卫生大臣。

    马赛尔院长是一位虔诚的什叶派学者,为了更好地吸引人才,以撒并没有要求他改信正教,反而请他利用自己在巴格达的人脉关系招揽医学人才。

    随后,以撒将自己在迦太基城的一座宅邸送给帝国卫生署,正式成立帝国医学院,交给马赛尔院长管辖。

    最开始,以撒准备也在君士坦丁堡设置一所分院,但鉴于当地太过浓郁的宗教氛围,最终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既然要搞医学,无论如何都避不开阿拉伯医学和解剖学,这些东西都是君士坦丁堡的老神棍们所不容的。

    有时候,宗教可以促进科学的进步,有时候,宗教又是阻碍科学进步的最大拦路虎。

    以撒给予帝国医学院宗教自由权,所有教会严禁干涉医学院的任何事情,在意大利被教会迫害的解剖学医生和在近东地区怀才不遇的穆斯林医生都可以在这所医学院中占据一席之地,在潜心研究的同时,也顺便教教学生。

    除了培养医学人才外,帝国卫生署还必须派遣人员到各大城市传播卫生理念,配合地方官员进行卫生改革。

    为了降低死亡率,以撒还凭借自己从前的记忆提出了一些现代医学的理念,比如沸水消毒,饮水煮沸,大蒜素、高度酒和产钳的使用。

    目前,卫生改革只在迦太基城和的黎波里城试点推行,之后将会逐步推行到阿非利加和巴尔干的其他大城市。

    至于农村,实在太过困难,只能慢慢来。

    “别拿这种眼光看我,伊苏尔特。”

    坐在办公室中,以撒抿一口咖啡,瞥了一眼宰相。

    “等过上十年,也许还要不了十年,你在统计新生儿数量和人口总数时,就会发自内心地感谢我在这些日子里的奔波劳碌。”

    “陛下,您是皇帝,我当然改变不了您的心思。”

    伊苏尔特叹了口气。

    “可是,您至少也要顾忌一下教会的情绪吧?大张旗鼓地将一位萨拉森人聘请为高官,是不是有些不太好?”

    “没什么不好的,要想尽快见到成果,就必须下猛药。”

    以撒没好气地说。

    “你要是能在巴尔干地区找几个熟练的,专业的,愿意潜心搞研究的医学人才,我二话不说让马赛尔改信。”

    “萨拉森人才那么多,他们那里现在到处都在打仗,大批人才外流,不趁机招揽岂不可惜?”

    以撒记得,原时空里吃到最多人才红利的是奥斯曼帝国,他们凭借自己横跨欧亚的地理优势和开放包容的政治环境吸引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批人才,技术先进,文化繁荣。

    “等战争彻底结束,我还会创办皇家科学院,皇家工程院,这些学院,教会同样不准插手!”

    以撒大手一挥,制止宰相继续发言。

    “东帝国丧乱多年,早就不复当年的文教昌盛,要想尽快恢复,就必须海纳百川,意大利和萨拉森的人才,有多少我就要多少,花的又不是他们的钱!”

    以撒越想越气,现在东罗马帝国的财政仍旧没能扭亏为盈,将近一半的军费和将近四分之一的行政维护费都是以撒自掏腰包。

    当然,这也是因为以撒不太信任帝国的行政官员,把最挣钱的殖民地和远洋贸易牢牢抓在手中。

    论殖民,以撒的眼光当然远超整个时代。

    “好了,说正事吧。”

    以撒漱了漱口,缓了缓气。

    “呃,您刚刚在路上说什么来着?”

    伊苏尔特一愣,想了想。

    “现在巴尔干的情况如何?”

    “阿尔巴尼亚基本平定,哈姆萨·卡斯特里奥蒂和其余几位地方领主正在前来迦太基的路上,准备接受您的册封。”

    伊苏尔特坐直身子。

    “对了,还有几件事想问问您。”

    以撒点点头。

    “您对阿尔巴尼亚军区的定位十分明确,守御西北边疆,控扼亚德里亚咽喉。”

    “那么,您准备把拉古萨和黑山怎么办?”

    以撒皱起眉想了想。

    “拉古萨距离意大利和匈牙利都太近,要是我们强行纳入管辖,肯定会引起他们的警惕,得不偿失。”

    “拉古萨虽然是个很重要的中转港,但我们商贸的重心不在那里,还是依照拉斯佩齐亚的老样子,允许他们自治吧。”

    “有几个自由市的商人和罗马商人进行竞争,也能防止商业垄断,促进新型商业模式的诞生。”

    伊苏尔特看了以撒一眼。

    防垄断?东帝国最大的垄断商不就是你么?

    “那么黑山呢?灰衣主教亚历山大可是个狠角色。”

    “黑山人口少,产出极其有限,加上路途遥远,就让亚历山大自治吧。”

    以撒思衬道。

    “他是个很虔诚的人,清新寡淡,一心为民,虽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