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玫瑰之都
第235章 玫瑰之都 (第2/3页)
运输给养。”
“还有些老骑兵生的孩子太多,草场不够分,长子留在军团,其他孩子则外出谋生。”
“怎么不去君士坦丁堡呢?那里可比迦太基更繁华。”
以撒随口问道。
“我们倒是想去,但君士坦丁堡的房子太贵,市民们也不太喜欢我们,何必自讨没趣呢。”
阿菲夫摇了摇头。
“部分市民不愿接纳我们,一直称我们为蛮子,还对我们的口音指指摘摘,久而久之,也就没人愿意去了。”
以撒闻言,轻轻皱了皱眉。
“没关系,他们也不是针对你们,哪怕特拉比松的纯正罗马人去了君士坦丁堡,也得挨上一句“本都人”的骂。”
“现在的君士坦丁堡二十多万人,只有不到一半是当地原住民,再往后,这些保留旧有观念的人会越来越少。”
“对了,你的家人最近情况如何?我听其他斯拉维斯军官说,你们家最近过得很不错啊。”
阿菲夫矜持地笑了笑。
“蒙圣父庇佑,一切都好。”
“我的弟弟先前去读了几年书,后来当了商人,从事远洋贸易,我的母亲和他住在一起。”
“我的长子九岁,正在千人队里接受军事教育,我的次子六岁,最近受到皇后的邀请,去迦太基和皇子一同读书。”
“还有一个刚出生的小女儿,以后争取嫁一个好人家。”
以撒点点头,心情也十分愉悦,马队加快步伐,转眼间便来到山谷中央,前方的城镇赫然在望。
“陛下,前方就是这里最大的定居点卡赞勒克镇,我们还有巡逻任务,就将您送到这里吧。”
阿菲夫停住马,向以撒鞠躬告辞。
“行,我们带来了你们的补给,今晚记得回来,好好休息一下。”
斯拉维斯骑兵走后,车队开始进入城镇,教士和长老出城迎接,曼努埃尔指挥运输队卸下粮食,武器和其余的补给品。
与当地要人随意交谈片刻,以撒带上曼努埃尔和几名亲卫,走在乡间的田野上,一边散着心,一边寻找自己想看到的东西。
“曼努埃尔,在你看来,我对斯拉维斯军团处理方式是对是错?”
以撒沉吟道。
“皇兄为何这么问?”
曼努埃尔愣了一下,看向以撒。
“斯拉维斯军团建立以来,不少官员都提出过异议,建议我不要给他们如此特殊的地位,避免尾大不掉。”
“这些人中,有教士,有大臣,也有军官,他们都对这种只服从我本人的私人军队有所顾虑。”
“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曼努埃尔想了想。
“在我看来,短时间内,斯拉维斯军团不存在反叛的风险,您的威望足够高,您扩张的脚步不会停下,一场接一场的战争消耗着他们的实力,充盈着他们的腰包,也使他们和帝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发紧密,他们没有理由反叛。”
“北非大地需要这么一支力量来维持统治,占据草场,驱除其余的柏柏尔部落,从而间接保护沿海的农耕区。”
“但是,这些地方终究是无法彻底纳入帝国掌控的,沙漠牧民们也很难彻底接纳我们的文化,顶多在语言和宗教上与我们保持一致。”
“当帝国的扩张停止下来,他们丧失了经济来源,难免会产生不满情绪,很可能会向北劫掠,重新干起游牧部落的老本行。”
“当然,这都是很久之后的事了,没人说得好。”
曼努埃尔想了想。
“如果站在家族的角度来思考,我建议您不要听从大臣们的意见,保留一支独立于帝国之外的军事力量有助于巩固我们家族的权威。”
“瓦兰吉卫队,库曼游骑,佩切涅格游骑,您的斯拉维斯骑兵和查士丁尼的哥萨克骑兵,还不都是这种特殊的存在。”
“百姓,大臣乃至军官都不喜欢他们,但这并不妨碍君主对他们的钟爱。”
以撒轻轻点了点头。
“放心吧,在之后的两百年里,我们扩张的脚步不会停歇,不愁没有仗打,只要后人不乱来,他们的忠诚度不会下降。”
“两百年后,科技进步,他们会变得能歌善舞的。”
“皇兄,在我看来,您或许应该考虑放缓扩张的步伐,好好巩固一下已有的领地。”
曼努埃尔说道。
“为什么这么说?”
以撒神色不变。
“几位老师说,连续不断的战争会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摧残,民生工程停滞不前,文化传播速度缓慢。”
“再者,战争还会造成一大批军功勋贵,他们的权力来源也是战争,会不自觉地渴望继续扩张,这样一来,整个国家难免会化作一辆战车,不管不顾地向前猛冲,一场战争停止了,他们又会渴望下一场,直到国库打空,直到民生凋敝。”
“等君主们反应过来,想要停止战争,修生养息时,他们就会成为最大的阻碍。”
曼努埃尔复述着几位老师的话。
“我觉得他们说的有一定道理,您可以适当放缓战争的脚步,进行一段时间的建设和休养。”
“你们说的也对,但太过片面,眼光还是狭隘了。”
以撒沉默片刻,开口说道。
“不过你能向我挑明这些事,我感到很欣慰,不少大臣都不敢直接跟我说。”
“现在谈这些还为时过早,再等几年,你就会知道我为什么要一直扩张,为什么不愿停下。”
“我可以很明确的说,我希望之后的几位君主也可以有这样的进取之心,而非一味守成。”
以撒摇摇头,加快脚步。
在他看来,曼努埃尔几人终究跳不出时代的框架,眼光放不开,实在有些局限。
往后的两百年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大变革时代,在这两百年间,机会很多,但都稍纵即逝,许多国家骤然兴起,也有许多国家持续衰弱。
这个时代被后人称为大航海时代。
说到底,这是一个探索,发现,掠夺和殖民扩张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机遇而遍布血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中,只有一条真理。
强取胜于苦耕。
去印第安人手里抢一遍,顶得上一百年的经营。
从人口上考虑,哪怕以撒将可以利用上的耕地全部开垦出来,带来的收益也不如从美洲带来土豆,红薯,玉米和木薯,从而充分利用山地和丘陵的闲置土地。
从经济上考虑,葡萄酒和橄榄油卖得再好,也永远比不过烟草,咖啡,蔗糖,钻石和美洲棉。
更别说美洲和非洲大量的贵金属,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这都是数不清的财富。
接连不断的扩张又会促进新技术的发明和运用,从而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很多东西都是一次性的,抢完了就没了,如果后人没有充足的进取心,很难把握住这样的大好时机。
殖民扩张利滚利,当别人把阳光下的土地瓜分干净,再想挤进来,难如登天。
见曼努埃尔的情绪有些低落,以撒笑着摸了摸他的脑袋。
“战争是要打的,土地是要争取的,但建设也并不能就此停下,如果操作得当,三者并非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