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迦太基归途

    第238章 迦太基归途 (第2/3页)

    “既如此,我也没有什么理由恋栈不去,是时候卸下重担,回归家乡了。”

    米哈伊尔最早跟随以撒,还算以撒的半个老师,在军中威望隆高,曾经的下属个个担任要职,他们都隐隐以他为首,抱团取暖。

    他十分清楚,以撒不可能让他再次统兵出征,也不可能让他继续担任军事大臣,不可能让他继续积攒威望,以免旁人生出非分之想。

    在功成名就之际正式退隐,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以撒举起酒瓶,为米哈伊尔斟满美酒。

    “你为帝国奉献半生,在我最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我欠你一声感谢。”

    以撒站起身,举起酒杯,敬向米哈伊尔。

    “祝你健康,也祝帝国永昌。”

    二人将美酒饮尽,在烛光下彼此对望。

    “米哈伊尔,你老了。”

    以撒叹了口气。

    “陛下,您也不再是当年的那个稚嫩少年。”

    米哈伊尔说道。

    以撒没有出声,沉默片刻,缓缓开口。

    “我准备组建参谋幕府,负责制定计划,教育军官,在战争时期出谋划策,就由你来担任第一任幕府总长吧,梅赫梅特将出任你的副手。”

    “如果陛下不嫌我老,我自然愿意继续发光发热。”

    米哈伊尔开怀大笑。

    对于一位军中老将来说,比起财富和地产,他们更加看重荣誉和尊重,幕府总长同样是高级官员,没有领兵权,只有建议权,正好适合用来安排年老退休的高级军官。

    “关于新任军事大臣,你有什么建议?”

    以撒问道。

    “陛下,您这可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几位老将早就盯着这个位置,此前也来试探过我的口风,我现在已经退休了,还是您自己决定吧。”

    米哈伊尔轻轻摇头。

    “你觉得易卜拉欣怎么样?”

    以撒随意问道。

    易卜拉欣同样是以撒的老臣,跟随以撒二十余年,平时清心寡欲,从不拉帮结派,从不投机钻营,一直非常低调。

    最重要的是,他曾经还是一个突厥人,与行政部门和其余地方势力牵扯很少。

    “易卜拉欣是个很不错的将领,虽然做不到奇谋百出,但至少兢兢业业,可担大任。”

    米哈伊尔说道。

    “但是,您也得做好面对其余大臣诘问的准备,他们肯定对一个突厥人出身的军事大臣不太感冒。”

    “无妨,军队是我建的,军费是我出的,土地也是我打下来的,他们也就只能在口头上发发牢骚罢了。”

    以撒微微颔首。

    “再往后,如果我们想要收复安纳托利亚,免不了要接纳很多愿意改信正教的突厥人,你总得让他们看见希望,要让他们知道,在我这里,不问出身,突厥人同样可以担任帝国第三高官。”

    以撒放下酒杯,站起身,整了整衣服。

    “克里特岛的军管可以逐渐结束了,你去和卡莱尔吉斯兄弟交接一下,让他们尽快恢复秩序,组织生产。”

    “克里特岛的甘蔗产业估计是办不下去了,不过这座岛屿位置重要,是东地中海上的重要贸易枢纽,起到连接亚,欧,非三洲的重要作用,如果管理得当,应该很快就能恢复繁荣。”

    “是,陛下,我这就去。”

    米哈伊尔敬礼离开。

    1465年5月12日,以撒在克里特岛的干尼亚城签署一系列法令,在几片新收复的领土上正式建立行政机构。

    根据法令,克里特岛和纳克索斯群岛被整合为克里特大区,首府赫拉克利翁城,整个保加利亚则被分为五个大区和一个军区,原克尔贾利军区纳入北色雷斯大区,原军区长官萨尔蒙调往多布罗加军区。

    目前,保加利亚的六个一级行政机构中,多布罗加军区,北色雷斯大区,德拉斯塔大区和布尔加斯大区已经尽在掌控之中,索菲亚大区和维丁大区尚未完全攻取,不过也只是时间问题。

    征战半生的米哈伊尔卸任军事大臣,改任幕府总长,原紫卫军军团长易卜拉欣接替他的位置。

    以撒感念米哈伊尔的功劳,因功册封他为虚衔的克里特公爵,赏赐了他位于北非和巴尔干的不少零散地产和克里特岛每年十分之一的土地税。

    收复克里特岛和保加利亚后,东罗马帝国的人口正式跨过五百万大关,略逊于拿下卡拉曼的奥斯曼帝国,略逊于加上北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的匈牙利王国,与卡斯蒂利亚联合王国相差不多,是葡萄牙与阿尔加维联合王国的五倍,也算是个人口大国。

    当然,现在的东罗马帝国在人口上依旧没法和老牌强权相比,如果把大封建主涵盖在内,法兰西王国的人口是东罗马帝国的三倍有余,如果把附属部落算进其中,哪怕历经丧乱,马穆鲁克王朝的人口也依旧是东罗马帝国的两倍多。

    但是,令人感到高兴的是,由于底子还在,基础设施保存较好,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移民,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二十万,一跃成为地中海世界第二大城市,超过了巴黎,格拉纳达和威尼斯,仅次于开罗。

    以撒知道,二十万人还远远不是君士坦丁堡的发展上限,原时空中,奥斯曼定都君士坦丁堡后,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君士坦丁堡的人口翻了十几倍,从破城并洗劫后的不到三万直接上涨到近四十万。

    作为西非贸易的窗口,迦太基城的人口也超过了历史巅峰时期,突破十二万大关,并且还会随着远洋贸易的兴盛继续扩张下去。

    但也是由于这两座大城市的人口虹吸效应,其他中型城市的发展有些乏善可陈,帖撒罗尼迦的人口迟迟不过六万,米斯特拉斯和比林奇也一直在四万左右浮动,以撒的起家之地苏尔特从来没超过一万,这是客观条件决定的,很难做出什么改变。

    当然,由于时代限制,统计数据难免会有疏漏或夸大,以撒可是十分清楚,部分官员为了增添政绩,甚至连城市附近游荡的吉普赛人都给统计了起来。

    为米哈伊尔公爵举办了盛大的册封仪式后,以撒在克里特岛停留了一些日子,接见了当地的教士,地主和商人,和新上任的几位地方官谈了谈,随后便乘上大船,奔向迦太基城。

    1465年6月3日,舰队抵达迦太基U型港,以撒将琐事抛下,向亲卫们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