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统一度量衡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262章 统一度量衡 (第1/3页)

    黑海之滨,君士坦丁堡。

    大皇宫的书房中,火炉燃得旺盛,桌上的咖啡蒸腾着醇香的热气,以撒坐在桌前,翻阅堆积如山的奏报。

    君士坦丁十一世去世后,以撒加冕为东罗马帝国巴列奥略王朝第14位皇帝,结束了漫长的摄政期,开始正式临朝称制。

    登基加冕后,以撒陆续颁布了一些新法律,将旧法典中的一些漏洞弥补起来,旨在更好地应对大航海时代和资本主义萌芽期可能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以撒将君士坦丁堡规定为帝国的首都,迦太基则作为陪都,保留了一套完好的行政架构,平时由皇太子和迦太基留守大臣负责管理具体事务,皇帝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办公地点。

    尽管以撒已经摄政多年,新君继位依然免不了一阵忙碌,内阁制度的正式确立,商务部门的资本主义改革,几大公司的运作,开垦区的移民和税收,皇家科学院的成立,主日学校的推广……零零总总一大堆事。

    经历多年的准备后,以撒将东罗马末期原本紊乱而复杂的官僚体系彻底废除,将政府部门精简化,组建内阁系统。

    内阁包括一名宰相,两名副相,下属宗教大臣,外交大臣,内政大臣,经济大臣,陆军大臣,海军大臣,殖民大臣,农业大臣,商务大臣,工业大臣,交通大臣及教育大臣共12个内阁成员,分别管理一个部门,向皇帝负责。

    其中,宰相又兼任内政大臣,两名副相则分别兼任外交大臣及宗教大臣,每一个部门除主管大臣外,还包括两名副大臣,其中一名将由几座新式神学院培养出来的教士担任。

    现在,上层官员大多来自于皇帝的亲自指派,中下层官员一部分出自皇帝的指派,一部分来自新式神学院的培养,另一部分则来自各部大臣的举荐。

    等时机成熟,以撒还会参考之前的神学院,建立公务员考试制度,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维持政府部门的高效和廉洁。

    除了内阁外,东罗马帝国还有两个部门与之平级,分别是帝国法院和元老院三级议会。

    帝国法院掌管司法事务和监察事务,有权对包括宰相在内的所有政府官员进行监察,元老院三级议会也具有部分监察权,建议权和提案权,两个部门不对内阁负责,只向皇帝效忠。

    从后世的角度来说,以撒的这套行政体系实在谈不上多么完善,很多权力都没有分配到位,部分职责纠缠不清,不是以撒不想,实在是客观条件不允许。

    或许,世界上压根就没有真正完善的行政机构,统治者必须根据当前状况来加以修正。

    尤其是目前所处的大航海时代,今天的法规到了明天可能就毫无意义,今年运转良好的行政部门到了明年可能就漏洞百出,只能选择相信后人的智慧。

    当然,皇帝的权力依旧是至高无上的,拥有绝对的行政决定权和外交决定权,绝对的立法权,绝对的军权,大量的私兵和私产,可以暂时越过所有官员而直接发布命令。

    不过,在几位官员的据理力争下,以撒为了给商人们做出表率,同意将皇室名下的公司,殖民地,庄园,工厂和商会象征性地纳入缴税名单中。

    反正目前的东罗马帝国国库没有什么公私之分,政府部门收上来的税赋远远满足不了庞大的军费开支和各地的生产建设开支,必须依赖以撒的补充。

    就算没有这一道流程,以撒也会将大部分金钱注入帝国,用来发工资,搞建设。

    以撒抿了一口咖啡,拿起一份奏报。

    这份奏报来自西境边疆区,写信的是以撒给阿贝尔派去的副手,一位能力不错的教士。

    上面详细描述了西境边疆区近来的情况,主要关于移民和战争两个方面。

    在宅地法的引诱下,不少来自南法兰西,伊比利亚和意大利的流民开始南下垦荒,获取属于自己的大片土地,目前已经超过了四千人,被安置在六片开垦区。

    这些流民以伊比利亚人居多,意大利人次之,法兰西人最少。

    伊比利亚的两个重要王国全在内战,举家逃难的百姓不在少数,再加上距离很近,所以人数最多。

    奏报上还说,米兰公国的新任公爵加莱亚佐生性残暴,望之不似人君,恐怕日后会有不少米兰人南下避难。

    以撒将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和法语统一规定为通俗拉丁语,伊比利亚人,意大利人和法兰西人则统一归纳为拉丁语罗马人,是当之无愧的罗马遗民,无论他们是否愿意。

    至于战争,阿贝尔已经在贝贾亚顺利站稳了脚跟,正在整军备战,预计在今年年末西征阿尔及尔。

    以撒微微颔首,放下奏报,拿起另一封。

    这封则来自于东罗马帝国目前最西面的领土,圣尼古拉斯总督区,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稀少,只能作为往来船舶的临时中转站。

    随意翻了翻奏报,都是一些关于税收和人口的琐事,还有来往船只的记录,以撒并没有找到自己想看的东西。

    哥伦布的西印度舰队依然没有回音,这令以撒十分疑惑。

    按照自己为他们制定的航行计划,舰队顺着洋流一路向西南行驶,应该不出多久就会抵达巴西海岸,并在巴西东南角建立定居点。

    圣尼古拉斯群岛就是佛得角群岛,距离巴西东部突出的海角非常近,航行难度很低,甚至比非洲海岸的探索更加容易。

    原时空中,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尔就是在去往印度的旅途中恰巧发现了南美洲大陆,成为第一个登上巴西的欧洲人。

    大西洋环流是个好东西,如果可以发现巴西,以撒的东印度舰队完全可以绕过几内亚无风区,不用再像之前一样在西非沿岸耽搁那么久的时间。

    而圣尼古拉斯群岛正好位于几处洋流的交界处,贸易条件非常优良,可以在三角贸易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重要的奴隶中转港。

    以撒摇摇头,还是决定相信哥伦布这个勇敢而幸运的小子。

    放下圣尼古拉斯总督区的奏报,以撒拿出一封信件,署名是东印度总督埃斯特旺·达·伽马。

    西印度的消息迟迟没有传来,但东印度舰队已经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历经两年的航行和征伐后,于不久前载着满船香料抵达迦太基港。

    第二支东印度舰队在规模上更加庞大,收获也更为丰富。

    在信的首页,埃斯特旺将运回来的货物列成一个清单,全是胡椒,八角,乳香,没药之类的珍贵商品,长长一条,琳琅满目。

    以撒粗略看了看,翻到下一页。

    比起香料,他更在乎的是贸易框架的搭建。

    根据埃斯特旺的记载,东印度舰队在风暴角附近照旧损失了一些船只,但还是成功地将大部分舰船带往印度洋,并凭借南极环流绕开了恐怖的科伦特斯角,抵达马达加斯加岛南部。

    埃斯特旺在里插上了双头鹰旗,宣布整座岛屿归属东罗马帝国,留下四十名携带火枪的水手建立据点后,带上舰队进入莫桑比克海峡。

    舰队很快抵达索法拉港,得知北边的基尔瓦王朝再一次爆发了内乱,对周边附属城邦的掌控几乎崩溃,索性下定决心,当场翻脸,派出使节,要求索法拉城邦向东罗马帝国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