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巴塞罗那同盟

    第335章 巴塞罗那同盟 (第3/3页)

现,立马就会被那些经营家具的资本家买走,您拨出来的份额根本不够。”

    “最近这几年,您的舰船需求量太大了,尤其是民间商人和各大公司,订单一个接一个地到来。”

    “而且,家具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兴盛也加剧了木材的紧缺。”

    “我正在从周围调集优等木材,但需要一定时间。”

    曼斯雷蒂说完,以撒沉默片刻,点点头。

    造船业对木材的需求量的确巨大,而上好的硬木也的确需要大量时间来成长,东罗马帝国发展越来越快,这个问题迟早都会显现出来。

    “你既然将这个弊端如实告诉我,想必已经找到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以撒看向曼斯雷蒂。

    “是的,陛下。”

    曼斯雷蒂点点头。

    “我有三个解决办法,供您挑选。”

    “第一,迁移罗马军械库,最好能够搬迁到木材丰富的地区,比如保加利亚。”

    “不行,保加利亚偏居黑海,迦太基则控扼地中海,还能沟通大西洋,这是没法比的。”

    以撒当即否决。

    “第二,发展木材运输,无论是迦太基还是君士坦丁堡,这两座城市附近的林地都不算多,毕竟森林中注定产生不了大城市。”

    曼斯雷蒂说道。

    “您可以在保加利亚和克里特岛兴建木材厂,将处理好的木材直接运到君士坦丁堡和迦太基,制造舰船。”

    “可以,我会要求两地官员做出应对。”

    以撒首肯道。

    “最后一条呢?”

    “第三,如果您不想从国外进口木材,那我建议您进一步促进大西洋木材贸易,将殖民地的木材运往迦太基。”

    曼斯雷蒂缓缓说道。

    “世界上最好的橡木产地是波罗的海沿岸,但我们显然很难获取到他们的橡木,运费太过高昂,既然如此,还不如从殖民地运到本土。”

    “无论是新大陆还是西非,这些地方都盛产木材,有些木料的硬度和防腐程度比波罗的海的橡木还要高,比如巴西红木。”

    “如果日后,殖民地发展成熟,您甚至可以在殖民地建设造船厂,免去运费。”

    以撒微微点头,思考起来。

    实际上,正如曼斯雷蒂所说,森林茂密的地方难以诞生海港大城市,造船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优质木材的获取和运输,很多时候,一艘大型舰船的木材需要从几百公里外运来,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由于距北欧较近,尼德兰和英格兰可以很轻松地获取到来自北欧的优质木材,但这依旧不够,所以才有了大英帝国在加拿大的橡木种植计划。

    百年海军,这指的当然不是造船时间,如果有充足的原料储备和人才储备,一艘最大型的风帆战舰也仅需几年。

    从殖民地获取木材也并非丢人之事,原时空中,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和英格兰都这么干,尤其是西班牙,他们的森林覆盖率同样不高,木材缺口同样巨大。

    后来,西班牙人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造船厂开到了靠近原料产地的古巴岛。

    “殖民地木材运输是肯定会发展的,我会派出考察队,在这几年对各大殖民地的森林进行一次考察,争取把最好的硬木来源地确定下来。”

    以撒说道。

    “在殖民地建设造船厂暂时行不通,不说其他,这些工匠,人员,设计师,他们愿意到殖民地去?”

    以撒摇了摇头。

    “再就是,我们也得系统性地种植木材,不为眼前,留给后人。”

    “你刚才的话也提醒了我,北方的硬木比南方的硬木质量更好,我们干脆直接在东欧建设伐木场和木材加工厂,那里的白橡木可谓一绝。”

    “东欧?”

    曼斯雷蒂一愣。

    “您是说,哥萨克王国?”

    “是的,那里的林业资源很不错,但尚未得到系统性开发,君士坦丁堡可以跟那里的哥萨克签署协约,我们出钱,他们出力,开发森林,实现共同繁荣。”

    “还有切尔克斯王国,高加索的木材也很不错。”

    以撒说道。

    “克里米亚鞑靼人已经垮了,查士丁尼已经扫荡了半个草原,马上就会结束战争。”

    “用来造船的硬木属于战略物资,老是依靠殖民地是不行的,我们得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原材料产地。”

    “既然如此,那我认为毫无问题。”

    曼斯雷蒂思考着。

    “阿非利加行省的留守大臣也正在筹划植树造林,防风防沙之事,您也许能够让他们在阿特拉斯山脉中种植一些橡木。”

    “好,我会吩咐的,你以后只管造船,有什么事情直接上报给我,我会帮你解决。”

    以撒翻了翻文件,从中抽出一份,看着上面熟悉的字样,这是他的笔迹。

    “关于盖伦帆船,研究出结果了吗”

    以撒将文件递给曼斯雷蒂。

    “差不多了,陛下,实际上,我们最近生产的克拉克帆船已经在向您所说的盖伦帆船靠拢了。”

    “火炮舷窗,多层舱室,缩小船楼,将船身放长放窄,降低重心,减轻重量,很不错的构想。”

    曼斯雷蒂接过文件,细细说道。

    “您的普罗米修斯最近从其他国家弄来了一批图纸,很显然,也有其他人发现了克拉克帆船的弊端,改进方法跟您这个差不多,但都没有您这个精妙。”

    “技术上没什么问题,前期进行的大量实验差不多都成功了,我们正好有一艘刚刚铺完框架的改进型克拉克帆船,如果您愿意,我可以以它为基础,建造第一艘完全体的盖伦帆船。”

    “很好,立刻开始实施,法兰西海盗有些猖獗,我需要一种更加先进的护航舰。”

    以撒当即拍板。

    盖伦帆船的计划很早就开始进行了,这些年里,针对克拉克帆船的改进也在持续推进中,时至今日,技术已然成熟。

    实际上,从克拉克帆船到盖伦帆船的转变不需要什么高深的技术,也没有涉及到材料学和动力学的重大突破,属于“灵感类”的发明创造,只要将这些灵感一步步付诸实践,盖伦帆船的工艺也就差不多了。

    由于克拉克帆船的弊端太过明显,大航海时代的各国造船师大多发现了这些问题,并思考改进方法,他们最终的解决方案大差不差,也就是各式各样的盖伦帆船,设计理念都差不多,但也具备地方特色。

    原时空中,第一张盖伦帆船的图纸出现于16世纪初期的西班牙,但第一个大批量建造盖伦帆船的却是16世纪中叶的英格兰。

    咚咚咚!

    正当以撒陷入沉思时,办公室的木门重重敲响

    “进来!”

    以撒吼道。

    一名卫兵走了进来,将一封信件递给以撒。

    “陛下,阿尔及尔来信!”

    以撒拆开信封,草草读过。

    放下信封,以撒的脸上浮现出一抹冷笑。

    “陛下,出什么事了?”

    曼斯雷蒂关心地问。

    “自己看吧。”

    以撒将信件递给他。

    1473年10月10日,法兰西王国和阿拉贡王国在巴塞罗那进行谈判,阿拉贡王国正式承认了路易十一对鲁西永和希尔丹亚的主权,并撤走了比利牛斯山脉的军队。

    会议上,双方共同颁布《私掠法案》,约定阿拉贡舰船和法兰西舰船对其他国家商贸舰队的合法袭击权,但两国舰船不得攻击彼此。

    与此同时,法兰西王国和阿拉贡王国正式达成巴塞罗那同盟,法兰西王国将支持阿拉贡王子对卡斯蒂利亚王位的正统继承权,路易十一还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费尔南多。

    至此,伊比利亚纷争的两大幕后势力全部下场,局势愈发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