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招降卢龙(万字大章)

    第492章 招降卢龙(万字大章) (第2/3页)

    时局如此,唯有兵权能支撑起人的脊梁,而他李佾毫无疑问没有兵权,甚至连支持他的兵卒都没有。

    没有兵权,哪怕朝中有数百官员支持他,那又如何?

    当初招提寺时的情况还历历在目,他阿耶虽是皇帝,他虽是太子,可那又如何?

    最后还不是被一群没卵的宦官给呼来喝去,宛若傀儡那般。

    受宦官操控和受刘继隆操控,这对于李佾来说没有区别。

    宦官还要方方面面的掣肘自己,而刘继隆却做个甩手掌柜,任凭他玩闹。

    纵使李佾也知道,刘继隆的目的就是让自己玩物丧志,可他却根本抵挡不了。

    每年三十万贯的内廷拨给,这对于不需要修建亭台楼阁的李佾来说,可以让他玩出许多花样。

    大唐已经如此,他只想在倾覆前好好寻乐,况且只有他寻乐,才能让刘继隆安心。

    这些臣工见到自己这般模样,想来也不会继续推着自己,妄图重振大唐了。

    李佾这般想着,随后眼见目的达到,便摆手不耐烦道:“既是如此,诸卿便退下吧,朕稍后还需要前往圆璧城打马球,便不久留了。”

    “臣等告退……”

    群臣见状心底叹气,面上却依旧恭敬退出殿去。

    待到众人彻底离开贞观殿,刘瞻与皮日休、韦庄等人便纷纷赶往南衙处理政务,而萧沟则是刻意走到最后。

    与他一样放慢脚步的,还有此前沉默寡言的豆卢瑑和裴澈。

    三人脚步放慢,最后并排一处,心照不宣。

    “汉王在外征战,你们这么做,是给了那群武夫机会。”

    萧沟压低声音说着,从他当初得知韦昭度的事情开始,他便已经将目标锁定在了豆卢瑑和裴澈身上。

    当初他们在长安时,便一起给朝廷传递消息,哪怕后来他成为宰相,也在负责与长安的情报联系。

    这样的合作,直到刘继隆入洛结束,而他本以为事情就此结束,不曾想豆卢瑑和裴澈还在继续。

    面对萧沟的质问,豆卢瑑与裴澈满脸诧异:“萧相这是在说什么?”

    二人模样不是伪装,可萧沟实在是太熟悉二人了。

    他敢肯定,韦昭度的事情就是二人策划的,只是他不知道二人身后到底有多少人。

    “萧相不妨说的直白些,某实在不清楚萧相所说之事。”

    “某亦是如此……”

    二人反问萧沟,萧沟却不敢太过直白,因为他若是把事情直白说出来,那就说明他知道这件事。

    知道却不禀告,这无异于参与到了谋逆之中,届时萧沟只能越陷越深,而豆卢瑑和裴澈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哼,言尽于此,汝等自己斟酌吧!”

    萧沟脸色青白,他不敢挑明,只能拂袖而去。

    二人见他离去,脸色渐渐从疑惑变得严肃,裴澈看向豆卢瑑:“他是否会……”

    “不会,萧沟此人虽有忠义,然心中胆怯,他不敢做,只能看着我们做,但通禀这种事情,他却不敢。”

    “不过他说的也对,关西的那群武夫不好对付,这几日张瑛查的很紧,最近还是安分些好。”

    “嗯!”裴澈颔首应下,紧接着二人脚步加快走出宫去。

    只是他们的反应,都被暗处观察的宦官所察觉,宦官们很快便把此事禀告给了杨公庆。

    坐在偏殿内的杨公庆听后,下意识看向了坐在主位的张瑛。

    “张将军,此事该如何处置,现在就抓人吗?”

    杨公庆想的很简单,趁此机会抓住这些对刘继隆不利的人,自己肯定能得到好处。

    对此,张瑛反倒保守许多,摇头道:“现在动手,无异于打草惊蛇。”

    “派人盯着他们的府邸,看看他们平日都与哪些人接触,那些人又与什么人接触过,通统计下来。”

    “此事你们尽管去查,某会派人亲自将此事告诉殿下的。”

    “是……”杨公庆颔首应下,随后张瑛便当着他的面写了份手书,并派人送往了幽州。

    与此同时,安破胡率军收复澶州全境,身为魏博节度使的乐彦祯只剩魏博二州,魏博的军队根本不敢出城。

    三月二十七日,安破胡进攻魏州,同时派兵护送运载火药与粮食的漕船北上。

    四月初二,随着洛阳的快马与漕船先后进入幽州境内。

    得知消息后,刘继隆旋即派兵前去接应漕船,数万石粮食与五万斤火药运抵前线。

    “让张瑛盯紧,把有关联的人都记下,暂时不需要处置,等吾回长安再说。”

    新昌县衙内,刘继隆将张瑛所写手书看完后,随即将手书焚毁,同时吩咐起了斛斯光。

    斛斯光虽然不知道信中内容是什么,但也隐隐能够猜到,所以他忍不住开口询问。

    “殿下,这群人在如此关键时刻还在用手段,此役过后,定要将他们尽数牵连打尽。”

    斛斯光的想法,其实也就是河陇派的想法,但刘继隆却并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就动手。

    朝中数百旧臣,牵连的家族分布天南地北。

    若是刘继隆现在就出手收拾,那南方的那些世家豪强必然会竭力抵抗他,而且也会让还不算太平的北方继续动荡。

    正因如此,这些人的罪证他要留着,等到天下一统,地方安定的时候,就是他撕破脸皮的时候了。

    “窸窸窣窣……”

    忽的,衙门外甲片声响起,马懿走入衙门之中,隔着十余步便开始作揖:“殿下,莫州捷报,都尉王建于昨日收复莫州全境。”

    “嗯。”对于王建能在半个月的时间里收复瀛莫二州,刘继隆倒也不感觉惊讶。

    斛斯光见状,当即对他作揖:“殿下,既然已经收复瀛莫二州,而火药又已经运抵,那我军是否要开始攻打张公素了?”

    “自然。”刘继隆颔首回应,同时起身吩咐道:

    “敕令,以王建驻兵瀛莫,提防成德北上入寇。”

    “敕令,以曹茂为卢龙西面讨击使,斛斯光为卢龙南边讨击使。”

    “四月初五,大军兵分两路夹击张公素,将其困于燕蓟之地!”

    “此外,令人继续散播消息,凡镇兵若降,田亩均不征收,然兵马必须裁汰。”

    “若张公素派出快马求援,令曹茂不可阻拦。”

    “末将领命!”斛斯光不假思索应下,随后便转身退出衙门,开始调度兵马准备北上。

    两日后,曹茂率马步精骑二万,自蓟县东进攻打潞县,斛斯光率五千精骑及史元忠近万卢龙兵马攻打武清、会昌。

    刘继隆率三千精骑移镇滨海县,指挥两部兵马由西向东,由南向北的进攻卢龙。

    张公素得知消息的时候,会昌已经被斛斯光率军包围并攻打,而曹茂所率二万马步精骑也趁势东进,将潞县包围。

    “城外阵上所见精骑不下万五,另有数千步卒及数万民夫在修建营垒。”

    潞县城中,张公素听着陈贡言的禀报,脸色愈发阴沉了起来。

    他在潞县有堪堪八千精骑及三万步卒,但其中有一万步卒都是新募的兵卒,只能用来守城,无法用于野战。

    如今曹茂突然率一万五千精骑而来,自己的八千精骑恐怕不是其对手,而自己麾下的两万步卒想要威胁到曹茂也困难。

    刘继隆此举,无疑就是用曹茂牵制住他主力,然后以斛斯光为偏师将会昌、武清拿下。

    只要会昌和武清被拿下,刘继隆就可以举兵三万余来与自己决战。

    想到这里,张公素沉着询问道:“调辽西、怀柔的老卒南下,新卒留驻城池。”

    “是!”陈贡言颔首应下,却又主动道:“节帅,即便如此,我军兵力也不过堪堪四万五千,其中近万新卒不可野战,只有三万五千兵马可用,是否太过冒险了?”

    “冒险?”张公素压着脾气:“再不决战,刘继隆不知要招降我军多少镇兵,必须击破刘继隆主力,然后南下击败其偏师,然后才能与刘继隆谈判。”

    此时的张公素,宛若陇西之战后的李漼,都在想用胜利来与刘继隆谈判。

    只是李漼失败了,而张公素也只能步他的后尘。

    潞县南北都是宽数十丈的河流,唯有东西有平原可用兵。

    曹茂渡河在城东列阵,张公素则是派快马渡河北上传递军情。

    由于刘继隆的军令,曹茂并未阻拦,故此辽西、怀柔两部七千余镇兵开始沿着湖灌水南下,而曹茂也在塘骑禀报过后,派快马请示起了刘继隆。

    刘继隆所驻滨海,距离潞县不过四十余里,是夜便有快马带来了消息。

    得知张公素将北边的兵马调往南边后,刘继隆随即合上书信,对左右别将吩咐道:

    “传令三军卯时开拔,每人携带五日军粮,背负一个火药包即可。”

    “末将领命!”

    左右别将不假思索应下,随后开始举着火把调度军队。

    等时间来到卯时天色微微亮起后,刘继隆随即率领三千精骑北上。

    他率领精骑绕过潞县,直插北边的怀柔、辽西而去。

    军中众人见他北上,纷纷以为他准备截击那七千卢龙军,但刘继隆并未,而是绕过了这七千卢龙军,径直往北边的怀柔、辽西而去。

    “哔哔——”

    “敌袭!!”

    “敌军,敌军来了!”

    黄昏前,当刺耳的哨声作响,怀柔城中闲散的兵卒们纷纷往城头跑去。

    两刻钟后,当兵卒们尽数登上城头,但见城外有数千骑兵列阵,距离城墙不过三百余步,阵中还有一面高大的旌旗。

    在他们的注视下,骑兵步步逼近,很快进入了城外二百步的距离,城头亦有绞车弩。

    驻守此城的李全忠见状,准备了二十架绞车弩守城,却见汉军阵中十余名骑兵疾驰而来,在怀柔城三十几步外的护城河对岸驻足。

    “奉某家殿下军令,前来说降怀柔牙将。”

    “殿下?刘继隆?”

    “刘继隆带兵来了?在哪在哪?”

    “应该就是那边那个,大纛下面那个。”

    “看不清啊……”

    得知刘继隆到来,城头兵卒立马就七嘴八舌的谈论起了刘继隆。

    作为守将的李全忠见状,不免看了看自己左右的那些兵卒。

    这些兵卒招募入伍不足两个月,根本就算不得兵卒,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