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江南乱况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
    第507章 江南乱况 (第1/3页)

    “浙东观察使董昌(浙西节度使宋威),反附逆昌,罪该万死!然士卒无辜,望高王开恩……”

    乾符三年十月十二,随着董昌、宋威大开明州门户余姚并投降高骈,高骈总算大体上平定了江东、两浙之地。

    董昌、宋威亲自来余姚投降高骈,高骈此刻则是坐在牙帐内看着二人自缚双手,负荆请降。

    “解下吧。”

    高骈将手中兵书放在旁边,示意高钦与王重任为二人解绑。

    二人眼神示意帐内都将为宋威、董昌二人解绑,宋威与董昌二人则是听后纷纷松了口气。

    眼见二人重新披上衣服,高骈这才开口道:“汝等既然已经投降了刘继隆,为何又前来投降与吾?”

    “回禀高王!”宋威见状抬手作揖,当即便把当初袁袭建议两军联手并投降刘继隆,继而将刘继隆等人答应为自己牵制高骈主力,最后淮南兵马始终不动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二人本以为说出后,能赢得帐内众将的高兴,却不想众将脸色十分难看,这令二人心中忍不住咯噔起来。

    “那袁袭呢?”

    高骈听后,脸色并无变化,只是好奇这袁袭是个什么人。

    “此人为杨行愍谋主,三日前杨行愍与钱镠背主逃亡翁山岛而去,袁袭也在船上。”

    董昌连忙解释起来,高骈听后眉头微皱。

    他本想收下杨行愍和钱镠、李神福这几个大放异彩的将领,却不曾想这三人皆弃他而去。

    那刘继隆就这么好,让他们宁愿逃亡翁山都不归顺自己吗?

    深吸口气平复心情,高骈这才开口道:“那袁袭谋划的不错,刘继隆为了牵制我军,确是帮了你们不少忙,只可惜攻打你们的是吾。”

    高骈并未遮掩,因为他要把这二人的路给堵死,避免他们回去投靠刘继隆。

    “高王这是何意?”

    宋威与董昌已经想到了不对劲的地方,却见高骈道:

    “刘继隆出兵三十万攻打我军黔中、江北,如今黔中、江北尽丢十五州,恐怕要不了多久就要再丢三州。”

    “刘继隆若是知道他耗费如此大力气,却见你二人投降,恐怕会生气至极。”

    “这……”

    宋威、董昌二人闻言,脸色顿时便变得有些不好看了。

    他们确实也从李阳春那里得到了不少情报,但他们始终觉得李阳春不过是在拖延时间。

    如今听来,李阳春没有骗他们,反倒是他们自己不够坚定,竟然在最后功亏一篑。

    一时间,二人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倒是高骈对二人笑道:

    “不过也多亏汝二人投降,省去了吾一番手段,如今却是可以设计对付刘继隆了。”

    “他不是要利用水师进攻江东,两面开花吗?”

    “那吾便依了他的心意。”高骈看向王重任:“传出消息,明州投降,我军正在回援湖南。”

    “是!”王重任作揖应下,高骈接着继续看向董昌、宋威二人:“杨行愍与钱镠等人带走了多少兵马?”

    “不足三千。”宋威与董昌异口同声回答着,高骈听后随即没有放在心上,直接对堂内将领吩咐道:

    “王审时,汝率一万兵马驻扎杭、越、明三州,防备杨行愍率兵入寇。”

    “末将领命!”

    将领中走出一人,对高骈躬身行礼作揖。

    见他应下,高骈微微颔首,继而吩咐道:“明日三军前往湖州,吾倒要看看李阳春是否会率兵来攻!”

    在他的吩咐下,南唐的军队只能匆匆休息,于翌日开拔前往湖州。

    与此同时,杨行愍也派出使者前往了扬州,将宋威、董昌投降的消息告诉了李阳春。

    李阳春早就考虑过宋威董昌会投降,只是没想到这两人会投降的那么快。

    “他们手中三千余人都是水师,足够帮助我军渡江了。”

    扬州衙门内,李阳春放下杨行愍手书,继而对堂内众将吩咐道:

    “江东传来消息,高骈已经占领明州,眼下正在率军回援湖南。”

    “这消息半真半假,某不相信高骈在得知我军有进攻江东意图后,还会如此从容的回援湖南。”

    “暂且按兵不动,等待西边传来高骈所部出现在湖南的消息,我军再渡江南下。”

    李阳春倒是没有被高骈放出的消息迷惑,而是继续等待机会。

    反正西线战场的汉军正在高歌猛进,该担心的人不是他,而是高骈。

    反倒是他如果能持续将高骈拖在江东,即便无功,却也无过。

    在他的示意下,淮南的大军继续按兵不动,但快马却把李阳春的意思带到了江陵城。

    江陵城的刘继隆在看到李阳春的奏表后,眉头微微皱起,紧接着目光看向面前的沙盘。

    时至十月二十日,黔中方向的夷州、南州、溱州、珍州都已经被王建带兵收复,只剩下南边的播州没有收复。

    只要拿下了播州,黔水以北以西的八个州就牢牢掌控在汉军手中,黔中道的余下九个州则是群蛮多而汉民少,鲁褥月不仅仅要阻挡王建,还得要防备后方的群蛮,坚持不了多久。

    湖南境内的情况,刘继隆已经通过这半个月俞公楚的布置看了出来,整个湖南只有不超过三万兵马,其中两万都在澧水南岸。

    汉军在江陵、山南东道还有两万水师和十二万大军,二十五万民夫。

    黄坡虽然还没有攻下,但距离被攻下也不远了。

    只要南下黄坡,届时不管高骈是否回援,自己都可以分兵攻打湖南、江西。

    “敕令,速速攻破黄坡,随后大军渡江,分兵攻打湖南、江西,令王建整顿八州后,不必顾忌黔中其余州县,直接南下攻打矩州,走矩州攻下岭西、收复安南与岭东。”

    刘继隆选择冬季动兵,担心的就是入夏后湿热导致北兵不适应,但如果能在冬季就把湿热的岭南道给拿下,湖南和江西、江东、两浙等处就好打了。

    真让高骈退往岭南,这场战事恐怕会拖到明年入冬去,这是刘继隆不可接受的。

    “臣遵命!”

    赵英不假思索应下,而刘继隆此刻看向正在写起居注的敬翔,不由开口询问道:“是否觉得吾有些操之过急了?”

    “并未。”敬翔显然没想到自家殿下会询问自己,但他却早就有了腹稿,因此在面对询问时,他立马便说道:

    “臣以为,大军东出快不得,大军南征慢不得。”

    “关东局势复杂,各类藩镇扎根数十上百年之久,故此快不得。”

    “殿下用三年时间讨平关东诸镇,已经算是有些操之过急了,若非殿下能拉出火炮来攻打诸镇,攻破诸镇苦心经营数十上百年的城池,那我军现在恐怕还深陷河北泥潭中。”

    “不过既然北边已经讨平,那面对南边就绝对不能徐徐图之,而是应该以雷霆手段将江南收复。”

    “江南若是割据越久,则越不好统治,且长江与黔中皆为天堑,若是再给高骈几年时间经营,等他安抚了江东两浙数百万百姓,定然能拉出与我军数量相当的兵马来对峙。”

    “哪怕我军有火炮,可是以江南复杂的地形和官道,我军火炮定然无法像在北方时迅速转运。”

    “臣看过王都督在黔中的军报,王都督麾下兵马在黔中时,行军速度仅有四十里,这远远低于我军每日行军六七十里的速度。”

    “这其中原因,便是因为火炮沉重,每日行进有限。”

    “我军拥火炮而兵慢,高骈无火炮而兵快,一快一慢间所出现的机会,殿下想必比臣还要清楚,臣便不在此卖弄了。”

    敬翔点到为止,刘继隆闻言十分欣赏,忍不住道:“以你的才干,担任起居郎倒是大材小用了。”

    “殿下折煞臣了。”敬翔闻言连忙苦笑作揖:

    “臣在殿下身旁,不仅能学到许多东西,也能积攒资历,与群臣混个面熟,日后也方便调往他处当差。”

    “更何况臣刚刚进入南衙不到四年,如今能以弱冠之龄担任起居郎,已经是格外拔擢之恩了。”

    面对敬翔知进退的态度,刘继隆十分满意,心想等平定天下后,倒是可以将此人调给自家大郎,提前培养自家大郎的班底。

    这般想着,刘继隆的目光投向了沙盘之上,而这时刚刚离去不久的赵英却快步返回了思政殿内。

    “殿下,快马来报,我军收复黄坡,守将梁缵被俘!”

    赵英带来了一则好消息,刘继隆则是感到诧异:“如何收复的?”

    在他眼底,梁缵这群人虽然能力不行,但对高骈却算是忠心,不太可能束手就擒。

    “黄坡被破在即,其麾下兵马趁夜色擒住了梁缵,献城投降。”

    赵英不紧不慢的解释着,刘继隆听后颔首:“算上这个梁缵,我军手中已经有高骈麾下两名大将。”

    “此外,他曾经那些大将的家眷也都被安置在长安,这倒是有利于我军说降其军中将领。”

    “敕令长安留守衙门,令那些人纷纷写下家书,待我军渡江南下,凡开城投降者皆不论罪,授散官以安养其家。”

    硬的手段已经施展过了,现在就到了需要软硬兼施的时候了。

    江北和黔中两处防线都已经崩溃,刘继隆不相信高骈手下将领个个都能像张璘、蔺茹真将这群人那般忠心耿耿。

    只要汉军渡过长江,这群人立马便会原形毕露,但在此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iaoshuoge.info